今天,天气格外好,我与妹妹、妹夫相约去了北海公园。上午十点先上了团城,然后从南门进公园。由于琼岛的西部在装修,我们只好顺着东边的道路向北行进。路过东门、北门,便到了五龙亭附近。一路上老年人很多,而五龙亭一带的老年人更多,基本都是奔着菊花展而来。北海公园今年的菊花展虽然人气很旺,但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感觉无论气势、规模、品种等都与天坛公园的差着档次。
午饭是在仿膳吃的,这家招牌小窝头、烧饼夹肉末等自然少不了。饭后,我们溜溜达达顺着湖边道路出了西门。
中新网报道:
为了传承菊艺文化,满足广大市民爱菊赏菊的美好心愿,北京市第四十一届菊花展10月22日至11月8日在北海公园阐福寺举办,展览展示标本菊近500个品种、1500株。
本届展览的主题为“御苑菊香”,展示小菊盆景80盆、造型菊4盆、附桩盆景6个、嫁接什锦菊树4株、精品多头菊150盆、悬崖菊30盆,案头菊14盆,以菊花为主花材的插花作品12件。
本次展览展示的标本菊以北京地区传统品种为主,种类丰富多样,展品中有瀑水流冰、盘龙狮醒、金背大红、玉楼人醉、紫云缀宇、洹水黑旋风等传统品种,也有北海公园自己培育的琼华凤舞、琼华沸海等品种,都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自2019年起,在首都绿化办公室的支持下,北海公园与东四街道联合开展菊花非遗项目进社区和园艺驿站活动。此次菊花展设立了社区展台,集中展示了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作品。
菊花在我国有6000多年栽培史,北京地区的艺菊赏菊之风自辽、金、元时期开始形成,历经明、清几代漫长的发展过程,北京逐步成为全国的艺菊栽植中心之一。据史料记载,北海公园作为皇家园林,早在明代就有皇家和大臣们“西苑观菊”的记载,之后逐渐由皇家推广到民间。
北海公园开放于1925年8月1日,开放之初,董事会即聘请留法园艺师李超然为公园顾问,在园内开辟花圃,种植菊花。北京市菊花(市花)展览作为一项传统的活动,早在1980年北京市菊花协会成立后,就由北海公园开始承办一年一度的菊花(市花)展,到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十届。北海公园成为研究菊花的中心,也成为展示菊艺展示的主要场所,2015年“北海公园标本菊传统养殖技法”又被评为西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看着上面的白塔场景,就会有回到童年的感觉。(上图)
湖里的荷叶已经枯败。(上图)
当年的红领巾,如今的老大妈。(上图)
百看都不腻的北海白塔。(上图)
游人还是不少的,基本都是老年人。(上图)
这柳,这云。(上图)
琼岛与游船。(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