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2020-03-20 16:56:27)
标签:

“自一蓝电子”

分类: 邮文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前日,从“龙的传人集邮研究会”微信群得知,在《集邮杂志》为武汉战疫加油举办的邮品义卖义拍活动中,刘大有先生将珍藏的一枚“自一*蓝电子”补资实寄封放了上去,羡慕、钦佩他这义举的同时,也欣喜地看到这枚封拍到了很好的价格——1.4万元。

我之所以关注,那是因为我也有一枚同样的封,我的这枚也是刘大有先生寄赠的。因为10年前搬了一次家,这枚封一直沉睡在一个被压在最底层的纸箱中。由于懒惰并缺少激情,所以一直没有想将它翻找出来的冲动。此番看到了刘大有先生参加义卖这枚封的“光辉形象”,我顿时来了情绪,再加上发生疫情不能跑邮,宅在家里有大把的时间,于是,我翻箱倒柜,我气喘吁吁,属于我的这枚“自一*蓝电子”补资实寄封很快便被找到了(见上图)。

刘大有先生介绍,20年前的那天(2000.2.15)发行JF59《邮政报刊发行业务开办50周年》,他去北京西客站邮局实寄(该邮局也是原地邮局),一共寄出了7枚这种封,每枚封都贴有“自一*蓝电子”以补资1.80元,当时并没有觉得怎样,日后才察觉,加贴上去的竟然都是“蓝电子”。

“自一*蓝电子”,真是惹人喜爱的“蓝精灵”。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这枚“自一*蓝电子”的颜色确实有些偏蓝,是不是显得很可爱(上图的左边)。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上图中首日寄出的这枚JF59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与“自一*蓝电子”擦肩而过。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这枚拜年封也是刘大有先生寄赠的,较上面那枚“自一*蓝电子”补资实寄封早了11天,也是加贴了1.80元的“自一”,却不是“蓝电子”。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北京西客站附近有许多邮政机构,他们的大量邮件都是要走西客站邮局的(上、下图)。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链接(微信群截屏):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我收藏了一枚“自一*蓝电子”实寄封


 以下转摘自新浪博客“顽石点金的博文:

   中国仅有的一台电子邮票机器是19991230日在北京西站自助邮局内投入运行的,当时中国邮政部门只把这台机器当成北京西站自助邮局的一种邮资标签打印设备而已,并没有确定打印出的是电子邮票。就这样中国的1号电子邮票便悄然登上了邮政舞台。

 中国的1号电子邮票的底图是淡绿色印刷,镂空平铺了中国邮政徽志。使用Nagler714型打印设备,理论上应该是针式黑色打印。这台机器一直工作至200173日,由于国家邮政部门对这种邮资凭证认识上的差异,被国家邮政局叫停,8月该机器即被拆除。2002年,这个邮资凭证被收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中,编号为自1Z1)。

 这台机器在1年多时间内打印出的自1邮票涌现了许多中国现代邮资凭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尤其是被誉为蓝宝石的蓝电子邮票更是其中的珍中之珍。

  蓝电子的产生是很偶然的。据《中国1”邮票》的作者阮铭先生回忆,2000213日上午9点多,阮先生到自助邮局准备为国外的邮友寄些邮品,恰好看到邮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和邮政研究所的一位工作人员正在一旁研究如何将色带放入色带盒中。当时打印的电子邮票颜色已经很淡了,但是由于是第一次换色带,两位工作人员琢磨了很长时间才把色带按正确的方向放到了色带盒中。结果因为没有经验,错将蓝色带装入,导致打出的邮票均是蓝色面值,俗称蓝电子。但几乎所有的用邮人都未发现颜色的差异。直到20002月下旬换入了标准黑色带。按照已发现的实寄封来推断,蓝电子的最后出现日期应该是224日,之后出现的实寄封上都是黑电子邮票了。根据邮局的规定,一般打两卷邮票纸换一次色带,而每卷有2000枚邮票,所以估计蓝电子邮票的数量为4000枚。而当时打票的人大多是为国外邮友购票,所以这些蓝电子很快流散到欧美集邮者手中。由于9枚套票的面值高达27.10元,当时很少有人会打套票收藏。

 蓝电子是怎么发现的已无从考证,总之,隔了很长时间才被人发现这种颜色上的错误,但为时已晚,蓝色色带早已用完,就这样蓝电子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同样在不知不觉中停发,集邮者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了它,它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新的珍邮。其实蓝电子在出售过程中一部分被集邮者购得,但相当一部分是过往旅客和非集邮者购得,他们出于实寄的需要以及对售票机的好奇才打印邮票的,这部分蓝电子其实已经流失,因此蓝电子实际存世量应该在2000枚之内。

另文转载:

    1999年12月30日,在北京西站的自助邮局里,摆放出了我国第一台、也是惟一的一台自动邮票售票机,但仅仅到2001年7月3日,这台机器就因故障停止了使用,我国第一套电子邮票——“自1”邮票在国内仅生存了短暂时间。当时这种自动化邮票出售机是德国的Nagler公司生产,邮票也是德国印制。

    2000212-26日换上深蓝色色带,打出蓝色面值的自动化邮票(俗称:“蓝电子”)4000枚。

    200112在网上为蓝色面值的自动化邮票征集名称,最后确定为“蓝电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