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健康长寿先得防慢病

(2020-01-04 10:43:29)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分类: 养生
想健康长寿先得防慢病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老话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和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大提高。2018年,北京市居民的期望寿命已达到82.2岁,而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则是困扰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

    从古至今,追求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如今看来,想要更健康更长寿,先得预防慢性疾病。

    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82.2岁

    慢病系主要死亡原因

    上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18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以下简称《健康白皮书》),这是《健康白皮书》出版的第10年,也是北京市政府连续第十年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本市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相关数据。

    据其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为82.2岁,比五年前(2014年)增加0.4岁,比十年前(2009年)增加1.7岁,在国内外大都市中处于前列。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仍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或慢性病。其中,前三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的70.9%。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比例增加,慢病造成的健康危害在今后数年还会继续显现,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病仍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本市居民主要健康问题。

    如何防治慢病,成了居民身体健康、延长期望寿命、获得高质量生活的重中之重。 

    慢病见怪不怪易忽视

    防控点滴做起并不难

    慢病多是长期积累形成。即便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听上去很可怕的慢病,究其病因,除了遗传、机体退化、基因突变等不可控因素,也多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因有关。但恰是因为我们对这些易增加患病风险的病因太熟悉了,反而往往忽略了其危险。待到慢病发展成重症,或出现突发的病情加重时,严重后果难以挽回。

    以肥胖为例。肥胖不仅仅是脂肪堆积,使身材看起来不够匀称,更与身体各机能密切相关,可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肌肉骨骼疾病及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肝癌、胆囊癌、肾癌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而且,人体脂肪过量积累越多,风险越大。可是,人人都说肥胖不好,很多人却表示自己就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任由肥胖发展成了侵蚀健康的凶手。

    许多人都觉得高血压是老年病,上了年纪就容易得,但随着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变化,高血压患者不断年轻化。如今,高血压既是常见的慢病之一,也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等多种突发或慢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在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国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50%的心肌梗死和约70%的脑卒中死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但高血压也是可防可控的。18岁及以上成年人都应培养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已有危险因素或已出现血压升高的人群更是要经常测量血压,并遵医嘱治疗,以免引发其他疾病。

    还有许多危险的慢病致病因素,更常见也更容易被忽略。你一定想不到,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是源于肥胖、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运动、使用烟草和饮酒这五种日常不良习惯。但这也恰恰说明,只要改变这些“小问题”,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慢病的发病、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如此看来,慢病的防控并不难,只需要我们从日常点滴做起。

    现代健康十大标准

    自我约束健康快乐

    将慢病阻挡在门外,可以说只是生存的第一步。想要真正的健康长寿,还得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所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并给出了现代健康的十大标准:

    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劳累。

    二、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三、善于休息,睡眠好。

    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各种变化。

    五、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六、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

    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八、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十、肌肉丰满,有弹性。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人都应当做好自己生命的主人。这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做起,通过健康生活少生病。具体来说,建议大家这样做——

     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按时限量吃;多吃优质蛋白低脂肪;少吃或不吃过油食物;零食要适当。

     适量运动

    “贵在坚持,贵在适度”。运动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每次运动要达到30分钟以上。

     戒烟限酒

    吸烟已经被公认为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过量饮酒也会增加精神症状、意外伤害、癌症、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等健康问题的发生风险。

     心理平衡

    日常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给自己准确定位,不越位也不自卑,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心情。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信息中心 李刚 王晶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慢性病防治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