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双票封(欣赏)

(2019-08-03 09:09:09)
标签:

邮友、邮品

分类: 藏品赏析
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双票封(欣赏)

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双票封(欣赏)

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双票封(欣赏)

链接:
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双票封(欣赏)

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双票封(欣赏)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位于东城区王府井大街东方广场第一街地下三层。1996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学者岳升阳在王府井施工工地发现黑色碳迹、动物碎骨及人工打造石片,1996年12月31日,考古队对2000余平米的遗址进行了8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出土文化遗物2000余件,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址,展示中国首都北京悠久的人类文化,东城区人民政府与李嘉诚先生共同投资兴建了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并2001年12月28日正式对观众开放。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座落在北京东方广场地下发掘出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再现2万5千年前斑鹿跳跃、鸵鸟欢腾、望山听水、狩猎生息景象,展示“北京人”狩猎、烧火、制造工具的痕迹。在博物馆3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将陈列在原址发掘出土的石砧、石锤、石核、石片。参与展陈的还将有原始牛、斑鹿、鸵鸟、鱼类等古生物的骨骼及2万多年前人类制成的骨铲、骨片等工具。 参观者还能从这里看到更新世晚期人类用火的遗物和遗迹。展览将配以大量的图表和照片,在壁画、雕塑的映衬下生动地展示出2万5千年前古人类在今天王府井地区狩猎、做饭、休息、制造工具的生活场景。展馆还精心为小参观者准备了电脑触摸屏等动手型的参观项目。这一遗址是继周口店北京猿人之后,在北京地区远古人类遗存的又一重大发现。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于1996年发现,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2.4—2.5万年,是古人类生活、狩猎的地方,有丰富的用火遗迹、烧石、动物化石等。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在国际大都市中心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存。遗址距地表12米,有两层灰褐色古文化层。在约2000平方米的面积中,共出土文化遗物2000余件。此处的石制品、骨制品和用火遗迹均保持出土时的原貌。专家认为它与几十万年前周口店北京人文化和山顶洞人文化极有可能一脉相承。1996年12月28日被北京大学学生岳升阳发现,抢救性发掘之后,东方广场有限公司和东城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由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共同筹备了博物馆的展览。
遗址发现5周年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和李嘉诚先生共同投资兴建的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馆中遗址块为距地面12米的土层,上面保留了远古人类点燃篝火的遗留物——炭灰坑、炭屑岩等,还有远古人类宰杀和肢解动物的地点——富含骨片的遗址探方。这里的石制品、骨制品以及用火遗迹都保持出土时的原貌,2000余件文物不仅填补了平原地区没有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空白,也是研究古人类工具制作、生活方式、生存能力的珍贵资料。通过它,看到当时北京地区的生态环境,也能遥想出篝火旁边许许多多的人物和故事。
2001年12月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陈列最重要的展品是一块约50平方米的2.5万年前的遗址地块,其中蕴藏着古人类的用火遗迹和烧石、烧骨、石制品及动物化石。同时展陈的还有在原址发掘出土的石砧、石锤、石核、石片等物件,原始牛、斑鹿、鸵鸟、鱼类等古生物的骨骼及2万余年前古人类制成的骨铲和骨片。展厅中的人造沙盘、挂画及雕塑展示2.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在今天的北京王府井地区狩猎、做饭、休息、制造工具的生活场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