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组六枚邮资机戳是宋宝龙先生专程跑去天津寄发的,我不劳而获很不好意思,特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下面是宋宝龙先生写的这次的跑戳历程,很有看头:
2019年4月20日(周六)
繁忙却郁闷的一天
2019年4月20日,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周六。这一天,中国邮政发行《西游记(三)》和PF《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这一天也是谷雨节气,地安门邮局准时推出节气机戳。同时西四邮局推出了“老北京胡同系列机戳第四枚——西四北三条”。一天之中杂糅了这么多,分明是要人的命呀。
之前有邮友列出了北京的西游“原地”:(1)水碓子邮局,那里是美猴王主题邮局;(2)小西天邮局,名称趣味;(3)天竺邮局,同样名称趣味。针对这三个名字吧,我一个都没有看上,感觉多少有点牵强。今年有了一个想法,不是北京的原地,尽量就不跑了。加上2017年的《西游记(二)》我就错过了,更加没有动力跑这套。于是我就把目光投向了两个机戳。
有两位邮友,他们都要跑西游记的三个邮局,两个机戳就顾不过来了,于是他们让我跑这两家邮局,我乐得效命。
早上不到九点,就来到地安门邮局,门口排了差不多20多个人吧。一开门,有10个人留在了一层的邮储柜台拿号,另外的人中一多半都上二层的集邮台排队买新邮,只有四个人排队过机戳,很快就轮到我。两位邮友的邮资真是太复杂,各种加贴各种算,要不是我事先写在了纸上,真的会乱套。之后踏踏实实的盖戳、拍照、交寄,大概一个小时吧,地安门的工作结束。
之后来到西四邮局,局长站在门口接电话,让我赶紧进去里面人不多。果然,在我之前有两个人在过戳,数量远远没有我的多。当我踏实的过戳后,日戳也空了出来,继续不争不抢的盖戳、拍照、交寄,十一点半左右,西四的工作结束。
此时此刻,如果我掉头回家,能享受半日的清闲。一个念头把我“带入歧途”......
就在今天,天津邮政推出了“舌尖上的天津”彩色系列机戳一组六枚,展示了麻花、煎饼果子等天津有名的小吃,非常有特色。真是“心向往之”。
看看时间还早,周六北京来往天津的动车票比较多,于是订好车票,乘坐地铁耗时30分钟左右来到北京南站。时间还富裕,买了一个德克士的菠萝鸡肉汉堡,第一次吃,味道还不错,不能让自己饿肚子,何况今天时间很宽松。
大概下午一点半多一点,来到天津站邮局门口。里面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人山人海,不到20个人在排队,另外有将近20人散布在邮局各处写信封(邮局营业大厅非常大,地方很多)。心里窃喜,这个人数,在北京见过很多次,估摸着,40分钟左右,应该可以排到我了。
接下来的事情,让我意识到,我高兴的太早了。
在那里排队,半天不动一下。心说难道前面遇到大户,成百上千的过戳吗?经过了解才知道,天津站邮局在过机戳方面规定了一系列诡异的政策:
(1)所有的挂号信,必须由前台先录入系统,打出回执交给客户才能过戳;
(2)所有的平信,必须告知前台每枚的金额和数量,前台算出总钱数、打印出库单后才能过戳;
(3)机戳不在前台使用,而是藏在后面不知道的位置,看不到形状和型号,前台人员需要把客户的所有需求转告给来回传递的人员,由传递人员不断地在前后台之间穿梭。
这样的政策,显而易见会得到以下的结果:
(1)只有一个人录入挂号信,得慢到什么程度?!怪不得没完没了的等待;
(2)不在当面过戳,如果仅仅是白封过戳的话,还简单,但是很多人有加贴、或者用明信片过戳,就存在正过和倒过的问题,一旦不能转述清楚,就会出现过错的情况;
(3)传递人员一天下来不知道要走多少路、耽误多少时间。
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谁出的这个主意!
这不过就二、三十人来过戳,假如有上百人来过,他们还想下班吗?
索性有一个优越之处,就是服务人员——从领导到员工——态度都非常的好,百问不厌,无论大家说什么,都不会生气。这一点比当初呼家楼邮局的大姐,强多了。但是光态度好没有用呀!态度好,我也要排队等候呀。
其中有一位自称是局长的先生,解释说,采用这种方式也是迫不得已,他们担心不把每一个人的金额弄清楚,一旦最后过错了,就要罚款,错一笔罚200元。前台人员一个月才2000多元的收入,禁不住这么罚,于是就出台了这样的政策。
我不希望前台人员挨罚,不过简单的一个计数金额都算不对,也说不过去吧。再说,用这样的一种方法,耽误所有人的时间,算什么?
一直到下午四点,终于看到希望:距离我只有两个人,而且量很少。就在这时,刚才那位局长出来说,各位不要着急,现在出现了意外:之前的一位老太太,非要用细长的机戳签条,一张1毛、一共240张。这种签条,在浙工大的机器上,事故频频,经常卡住。这机器也怪,一卡住就死机,必须重启。算下来,过一张签条差不多30秒。我的天,这得到什么时候!
人群有点沸腾了,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忍无可忍。等到五点多,终于轮到我报数,看着他们各种面值、各种过法的一堆解释,我的简直太容易了:一套6枚信,过4.20元外地挂号邮资;30套180枚,过1.20元外地平信邮资;都是正过。这么简单明了,连后面的人都说这哥们儿的简单,这个应该很快就可以结束了吧?
结果我又错了......
很快一位营业员喊我的名字,看着他手里没有拿出全部信件,我心里咯噔一下。她对我说,由于后台大姐的疏忽,把给都江堰王老师的一套6枚挂号信,过成了同一个图案。要不是他们的态度很好、要不是得知他们昨天晚上加班一夜在过戳、要不是数量只有五枚、假如他们如同呼家楼大姐那样,我一定发飙!
由于已经提前录入了系统,号码必须保留,营业员撕下来挂号签,我这里只得重写。幸好只需要写五个封,再多,我的手非抽筋不可。
又是等待,平信拿了出来,我慢慢的按人名分类、拍照。等我去要挂号信的时候,另一位营业员说找不到了。我追问哪里去了,回答说已经封袋。我坚持要拍照,她只好打开了装有挂号信的邮袋,找了一遍,没有。我盯着她看,刚要说什么,她突然说还有另外一个口袋。当打开第二个口袋后,王老师的六封挂号信露了出来。老实说,不拍照也可以,毕竟已经给我回执。但是我就是想给他们找麻烦,实在是生气。
前台摆着一个挂钟,中间写着“钓鱼岛属于中国”,都弄好了以后,我特意看了一下表,整整六点半。在排队的时候得知,邮局提前过了很多成品,一套六枚信封、六枚明信片,信封1.20元、明信片0.80元,售价36元。本来我打算买一套成品带回来看看,现在已然没有心情。
我以为这套机戳就这六种,结果后面还有两到三组,也就是说一共是18个或者24个机戳。开了一个头,后面的还要不要过呢?不过吧,有点可惜,过吧,每次都“罚站”五个小时!何去何从?!局长说可以提前送过来,邮局提前把信封按照每个人的要求过好,当天再来取走。我能用这种方法吗?来回两次天津,难道铁道部是我家开的,随便坐?可是留在这里,谁能保证不会出现去年“天津站机戳”那样的情况,都成了废品!真是举棋不定!
19:49高铁开动,为了能早一些到家,回北京的车票买了一等座,二等座的车票最早是九点多了。坐在回家的车上,一个劲儿的回想,心情为何变得如此差劲?原本开心的一件事,怎么就成了这样?到底值不值?
这一天过得,我只能用“自讨苦吃”来形容。希望我的遭遇不会给您带来负面的影响,希望收到这六枚封的时候,您能很开心。您开心了,我这罪也算没有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