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兵团战士btzs
兵团战士btzs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2,170
  • 关注人气:1,5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2019-04-03 09:09:09)
标签:

邮友、邮品

杂谈

分类: 藏品赏析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宝龙跑邮:

先锋城市寻戳忙

    做出差的工作,将近七年,从来没有赶上过有周末的深圳项目。上周一来到了这个诞生在改革KAIFANG年代的先锋城市,能踏踏实实的度过两周。

  

    这次我住的地方在龙岗区,城市的北部,而市中心的南山、福田、罗湖三个区都在南边。据说我这里是所谓的“关外”地区,以前去市中心还要办证。

    周六一早坐车90多分钟来到深圳大学,因为里面有一家校园邮局。2017年年底曾经到过这里,当时是晚上来的,摸到了邮局的位置。这次终于赶上白天来到。邮局里的营业员是一位年纪轻轻的男生,感觉就像大学生。他告诉我,这里没有邮资机,只能贴票。试着问能否自己盖戳,他很痛快的说可以。这里有校园封出售,可惜没有印着邮资,售价也不便宜,竟然一元一枚。

    告别邮局走了很远,找到学校里的荔园超市,买到了另外两款校园封。

    之后坐地铁1号线换3号线来到通新岭,出来之后就是红荔邮局。到这里来,为了两套票:一是《水果(二)》的“荔枝”一枚,二是《伟.大.历.程》个性化。后者的主图是著名的.拓.荒.牛,原雕像就摆放在深圳市政府门口,现在那里是深圳市委的所在地。好多人都把这里当成是原地。营业的两位大姐,非常好说话,也很理解集邮者,看样子是经历过大阵仗,在这里和她们一边聊着一边寄出了这两枚邮票。

    随后来到了建设路邮局,这也是一家大邮局。从这里贴上《改革KAIFANG40周年》的第一枚——印着“拓.荒.牛”的那枚——直接寄出。

    来的路上无意中看到两处景点:市委门口的.拓.荒.牛和.小.平画像广场。不看一看岂不是遗憾,于是从邮局出来,骑车一路向西首先来到画像广场。这里多次出现在电视上,算是熟悉。然后再向西骑,没多久就看到.拓.荒.牛.站立在市委门口。第一个感觉是牛好小呀,远比我想象的小多了,没有邮票上那种高大的感觉,也许是设计使其突出的结果。

    之后又经历了90多分钟,回到了酒店。虽然累了,还得继续给校园封写地址,并且贴上了《改革KAIFANG40周年》的第二枚。

    周日早上继续在昨天的时刻出发,来到深圳大学邮局,小伙子看到我的那些信封,不禁眉头一皱。但是痛快的让我自己盖戳,然后痛快的收下了那些信件。

    仍然是乘坐来时的328路,在蛇口人民医院下车后,骑车找到蛇口邮局。当年改革初期,率先创立了蛇口工业区,这里也算是先锋,所以从这里寄出了去年发行的JF128《改革KAIFANG40周年》。找到这里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个“蛇”字。这几年每到年底,全国各地都要弄出很多带次年生肖名字的邮局,实体邮局如果很少,就会弄出很多临时邮局。而蛇字邮局少之又少,并且还是实体而非临时。带着的2013年贺年有奖明信片发挥了作用,加盖日戳后寄出。

    有个奇怪的事情,百度地图上搜索这里的名字叫“工业路邮局”,而邮局门口的牌子却是“蛇口邮局”,日戳也是蛇口。但是当我走到后面投递部,想盖几个带蛇字的落地戳时,人家告诉我,落地戳上是“工业路(投)”。同时人家告诉我,在蛇口大厦附近还有一个投递部,可以去那里看看。赶紧导航过去,发现落地戳上仍然不是蛇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里是老的蛇口渔港,来到渔港所在的海边看了几眼,周末不允许自行车进入海边步道,又怕我走进去看风景,共享单车被人骑走,只好在外围看了一会儿。

    这两天去的邮局不多,还有好几家想去的没能去成。这个遗憾不知道要拖到何时了。

补充:

    对了,有个事情,稍微有点遗憾,就是深圳大学邮局的日戳是“南头”,而不是深大。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一组寄自深圳的邮品(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