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门桥畔火神庙
在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中,火神能够保佑家宅平安、增福延寿、消灾去祸,因此得到了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百姓的一致敬仰和朝拜。火神庙也因此拥有了极其特殊的地位。
北京城里有一座黄瓦盖顶的火神庙,据《北平庙宇通检》记载,20世纪初北京城里有17座火神庙,这一座是其中历史最悠久、建筑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的道观。
火神庙全称敕建火德真君庙,俗称什刹海火神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万宁桥西北侧。什刹海火神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
632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素有“先有火神庙,后有北京城”之说。
什刹海火神庙是北京城里唯一的皇家庙宇。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重修。明代皇家十分崇仰火神庙,皇亲国戚争相朝敬火神。明万历年间,紫禁城内连年发生火灾,1610年,万历皇帝下令扩建火神庙,并赐使用琉璃碧瓦以压火。1621年,明嘉宗皇帝下令,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为祀火神之日,从那时起每到这一天,皇宫里总要派官员赴什刹海火神庙祭祀火神。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火神庙得以再次重修,皇帝特许“门及后阁俱加黄瓦”。1981年,北京市政府将其定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火神庙腾退修缮工程启动;2008年,历经千余年风风雨雨,殿堂庄严、流光溢彩的什刹海火神庙重新开放。
什刹海火神庙山门坐西朝东,主要殿宇坐北朝南,共三进院落,供奉南方火德真君(火神),原是道教全真派祖庭白云观下院,修复重开后直属中国道教协会管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