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 姚卫海 陈欣洁
诊室故事
老张一个月前突发胸痛去医院看急诊,经检查发现是急性心梗,当机立断在急诊放了两枚支架。手术后再做检查,他血管通了,身体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可出院后老张还是时不时地觉得胸闷,总感觉心口的气往上拱,心脏像快跳出来了一样,严重的时候喉咙发紧,浑身难受,吃不好睡不香,老张总担心是不是支架没装好,几次回医院复查都没有发现问题,医生说可能是得了心脏神经官能症。
回家以后,老张就自己上网查了一下“神经官能症”,发现“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老张很是诧异,自己得了精神病?但是凭老张为数不多的医学知识来看,“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不就是没病吗!无奈之下,老张来到北京中医医院,挂了一个杂病专家号,想看看中医有什么办法。
老张最痛苦的症状“心口的气往上拱”挺有特点,发作起来咽喉发紧,浑身难受,不发作的时候倒也安稳,很像传统医术《金匮要略》讲的“气从少腹上冲心,发作欲死,复还止”,是奔豚气。医生再一摸脉,脉势较急,躁动不安。
诊断明确了,医生给他开了疏解气机,平降冲气的中药,嘱其一周后回来复诊。一周以后,老张回到杂病门诊,进门第一句话就是“我终于觉得心脏是我自己的了!”继续治疗两个月以后,老张整个人的状态都大为好转。
专家解惑
老张的情况很有代表性,符合了“奔豚气”的3个主要特点:
一个是奔豚病的主症,“豚”在古文中的意思是“小猪”,奔豚形容的是自觉有一头小猪在身体里奔跑的感觉,病人往往浑身不自在、咽喉发紧,严重的还会“发作欲死”,其实说的是人体内气机上冲引起心慌胸闷喉咙紧的一种症状,经常是阵发性的。老张虽然不是“气从少腹上冲咽喉”,但是完全符合病名中所描述的“奔豚”症。
第二个是奔豚病的诱因“皆从惊恐得之”,老张平时除了有点高脂血症,身体一直挺好,短短时间内从突发胸痛体验到“濒死感”到诊断急性心梗,紧接着就放了支架,这连珠炮似的一番动作下来,内心里没有波澜是不可能的,可不就“惊恐”了嘛,古人讲话讳莫如深,所谓的“惊恐”除了受惊吓、害怕,也包括了不解、紧张、忧虑等情绪。情志不畅,最容易郁结化火,扰乱气机,造成气逆上冲。
第三个是奔豚气的病理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血脂的代谢状态、身体机能的老化、性格的好强等,形成了中医所说的“气滞血瘀”“肝郁”的状态,是他术后出现奔豚气的内在因素。如果还有人做完心脏介入手术,检查结果都正常,却还是觉得心脏别别扭扭,不妨找中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