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汪芳
比起节食减肥、运动减肥、抽脂减肥等各种减肥方式,更多的人愿意选择不受折磨痛苦的办法,比如药物减肥。近些年,“神药”二甲双胍陆续被发现有“减重”、“延长寿命”等神奇作用,越来越多的熟人和患者家属想靠它减肥,二甲双胍真的能减肥吗?
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好
之所以一直敦促大家要减肥,是因为研究证实体重下降越多,血压改善越明显——体重下降5%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3mmHg和2mmHg。我个人比较崇尚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减低体重,但是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也是可以考虑使用减肥药物。
二甲双胍是一个老药,其临床应用经历了一些波折,且一度因为同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乳酸酸中毒)被迫下架,后因1998年在顶尖医学杂志上公布的一项随访20年的糖尿病研究得以重出江湖。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超标,这不仅影响糖尿病的预后,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然而很多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缺点——增加患者体重,以至于顾此失彼。但是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患者时,其体重非但不会增加,甚至可能降低。因此大家非常认可二甲双胍,并将其应用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不仅能够治疗2型糖尿病,还可以减肥、改善内皮功能以及降低血压、改善非酒精性肝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抑制肿瘤、调节肠道菌群等好处,简直成了继阿司匹林之后的又一个“神药”。
具有一定减重作用
相关的糖尿病预防项目研究显示,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糖耐量受损的患者,不仅能够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还能减轻体重且效果可以维持10年以上。自此研究公诸于世后,二甲双胍便被频繁应用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国内亦有越来越多的爱美人群跃跃欲试了。
此后又有一些研究证实在高血压患者、没有糖尿病的中重度肥胖的孕妇人群中使用二甲双胍,同样发现了减重和控制体重的效果。对于血糖正常的普通肥胖人群,也有小样本的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减轻体重,但1/5的人并没有明显的减重效果。
综合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对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甚至普通肥胖人群,二甲双胍的确有一定的减重作用。
长期服用可导致贫血
事实上,早年美国FDA批准的用于治疗肥胖的药物仅有一种,直到2012年才有新的减肥药获批上市。2014年,另一个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利拉鲁肽,被批准用于治疗肥胖,但其价格昂贵,需注射,未能在国内广泛应用。因为减重作用相对较弱而未被FDA考虑(作为治疗肥胖的药物使用)的二甲双胍,由于其各种附加好处,且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反而在国内受到减重人士的热捧。
很多想要追求更好身材的人体重并不十分高,但是他们会想:“我又不是肥胖,只是追求相对缓和的体重减轻。那减重效果弱一些的二甲双胍不是正合适么?”这种想法大概也正是近年来二甲双胍流行的原因。
虽然二甲双胍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安全性很好,但也有如恶心、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尤其是服药后又不小心喝了酒时,还非常容易导致乳酸酸中毒;同时,二甲双胍也可与其它药物(如阿司匹林)发生相互作用;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还可能导致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增加肝脏负担……看了这些,你还打算长期用二甲双胍减肥么?
减肥还得靠运动和饮食
二甲双胍虽然对正常人无明显降血糖作用,不良反应较轻,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 当需要进行放射性检查或治疗而使用静脉注射碘化造影剂时,服用者就有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改变。所以说,大多数情况下冒着副作用的风险来减肥并不可取。
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群,改变饮食结构和加强身体锻炼还是首选的干预措施。只有那些重度肥胖患者,考虑到因为短期内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难以达到减重目标,为了尽快减少肥胖带来的严重后果,才会采取药物甚至手术的措施。对于只是超重及体重正常却觉得身材不够好的人来说,使用药物不是很划算,积极的体育锻炼才是塑形的关键。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点,药品,尤其是处方药的使用,一定要遵从医生的指导,不要自己随便使用。
减肥体验
我在控制饮食、保持运动的基础上,今年曾尝试过在午饭和晚饭特别是禁不住美食诱惑多进食后服用1-2片(0.5-1.0g)二甲双胍,几个月下来也确实减掉了春节期间增加的几公斤体重,且因劳累和体重增加而升高的血压也恢复至了正常理想水平(<120/80mmHg)。
我儿子非常喜欢体育运动,因为不小心伤及了双膝半月板及韧带而入院治疗。由于他胃口好,代谢也足够顺畅,所以每次术后静养都会增加10余公斤的体重。可谓是“辛辛苦苦练三年,几口蛋糕解放前”。近期又进行了一次韧带及半月板修复术,为了减少体重对膝关节恢复的影响,他试着服用了几天二甲双胍,结果却并不如意,既出现了腹泻等胃肠紊乱问题,又因服药后更容易饥饿而致进食增多,体重反而还长了约3公斤。可见同样是吃药,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