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邮迷翘首以盼的西长安街邮政支局今天终于重新开业了。大家奔走相告,乐不可支。
西长安街邮政支局是在2015年9月底因为办公地点的租用问题撤点了,近两年来,除收寄业务不能进行外,投递、集邮等业务仍然以“寄人篱下”的方式苦苦坚守着。
西长安街邮政支局新址的门脸朝北,7路公交车在此有一站,进了西绒线胡同的东口就很容易找到。
西长安街邮政支局为了此次重张开业,有史以来大肆宣传了一把,早在几天前就发出微信广而告之:兹定于6月26日9时在西城区北新华街29号昌盛大厦一层重新营业,届时新邮发行,到场赠送精美礼品。好友许增光先生就住在北新华街100号,与昌盛大厦隔街相望,近水楼台的他早早去了那里排队,得到这份精美礼品也如探囊取物。原来,精美礼品是西长安街邮政支局赠发的重新开业纪念封,每人五枚,先到先得,赠完为止(见下图)。
西长安街邮政支局今天拿出6号和17号两把日戳为大家加盖,另外还有两台邮资机“同台竞技”,场面之气派,是京城不多见的。我依稀记得,这把17号戳便是去年11月“孙中山诞生150周年”新邮发行时临时调至和平门邮局供邮人使用的那把;两台邮资机的款式不同(据说以前就是这两台),具体是何种机型,还请诸位辨认(我没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有意思的是,别的邮局开业,都是邮储银行这块先营业,邮政部分缓缓再说,但此番西长安街邮政支局却邮政部分一马当先了。
十九大即将召开,人民大会堂的邮政业务是归西长安街邮政支局负责的,届时,这里又要热闹一番了,备不住,“人民大会堂”日戳也来助兴呢。
两款邮资机戳:
明亮的营业大厅:
集邮台:
开业时必须得有的鲜花:
重新开业纪念封:
辉煌的历史在纪念封的背面娓娓道来:
暂缓营业的邮储银行:
邮储银行的地盘:
南北走向的北新华街:
东西走向的西绒线胡同:
与西长安街邮政支局隔胡同相望的一家单位:
链接:
2015年9月29日,是长安街邮局暂停营业的前一天,按照邮人的说法是“尾日”。
“孙中山诞生150周年”邮票首日封:
链接:
西长安街邮政支局的历史
清朝
《北京志·市政卷·邮政志》载,1897年,
清朝光绪帝批准开办
大清邮政,北京海关邮局改称“北京邮政总局”,随后先后设立十多个邮政支局。其中,“本部支局”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立,是
大清邮政设立的第六个邮政网点。
民国
1920年,本部支局更名为“西长安街支局”,门牌号为
西长安街14号。邮局编号为6支局。1947年,北平邮政管理局开展了“营业窗口加强服务周”活动,分别在西长安街支局、东四牌楼支局设立两处“示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16日,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要求,北京邮局在日坛路世界工联亚奥联络局会址首次开设了临时邮局,并启用特制纪念邮戳四枚,分发给了包括西长安街邮局在内的四个邮局使用。1957年,西长安街邮局成立中心报刊门市部,三年困难时期中心报刊门市部暂停业务,1963年1月1日恢复中心报刊门市部。1958年9月,北京电报大楼建成之后,西长安街邮局暂时迁入北京电报大楼一层营业,原址则接受改建。1969年,西长安街邮局迁回改建好的原址。
1979年9月,邮政部门恢复集邮业务之后,北京邮局成立了北京邮票分公司,设在西长安街14号,西长安街邮局东侧的两间屋子里。1980年8月30日,西长安街邮局新增过期报刊业务,这是唯一一家出售过期报刊的邮政门市部。1981年1月1日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行
邮政编码,北京邮局将邮政编码与支局序号统一,西长安街邮局变更为31支局,此代号延用至今。从1981年秋开始,西长安街邮局原址再次翻建,西长安街邮局乃在西长安街路北搭建了三间简易板房对外营业,位置在
府右街路口以西的便道北侧的绿地处。1982年
中共十二大之后,
人民大会堂邮电所划归西长安街邮局管理。
1984年,原址处的新局房建成后,西长安街邮局迁回原址。此后20多年间,西长安街邮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局房改造,及多次小规模装修,成为地标性建筑。1986年,邮政恢复
邮政储蓄业务的办理,北京邮局最早试行恢复办理的支局包括东单支局、西长安街支局、和平门支局、海淀路支局,以及燕山区局。1986年7月1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个城市开办了活期邮政储蓄异地存取业务,北京有西长安街支局、东单支局、三里河支局作为试点。
2009年4月1日,为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道路拓宽工程,西长安街邮局被拆除。同时遭到拆除的还有旁边的“摄贸金广角”摄影器材中心、
柳泉居分店等单位。2009年6月6日,西长安街邮局在
西单路口南的
宣武门内大街6号重新开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