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旬老者创意多 生肖戳上过大年

(2017-02-14 15:53:39)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分类: 人物
http://cms-bucket.nosdn.127.net/catchpic/a/a7/a74073a2d45371a58c3e6416762fb3e7.jpg?imageView&thumbnail=550x0生肖戳上过大年" />

 

 

大年三十、初一两天,一枚特殊的邮戳在西城区永安路邮局内的宝鸡巷临时邮局启用。这枚邮戳的主题是“灵猴辞旧、雄鸡迎新”。设计者鄂文江说,他要用生肖交替纪念戳来辞旧迎新,让生肖文化在方寸之间传承。

再有两年出齐一轮

2017年是农历丁酉鸡年,“鸡”的形象也大量出现在了邮戳上。鄂文江设计的这枚邮戳却与众不同,是把两个生肖融入太极图中,寓意此消彼长,新旧交替。邮戳左下方,是一只憨憨的猕猴,右上方,则是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整体来看,好像雄鸡正追着猴尾巴,“猴走了,鸡来了”,体现出动态的美感。

“再有两年就出齐一轮了。”今年80岁的鄂文江是崇文集邮协会的会长。他从1953年开始集邮,设计生肖交替纪念戳,是他的独创。鄂文江从2008年开始设计生肖交替戳,这枚邮戳是这个系列的第10枚作品。鄂老说,邮戳的草图是他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来的,虽然动笔画才用了一两个小时,但构思就用了十多天。

30年设计300个戳

“这个邮戳的时限性很强,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盖,就三十、初一两天。”大年三十、初一两天上午,宝鸡巷临时邮局还邀请鄂老进行现场签售。鄂老说,生肖集邮是中国特有的集邮文化活动,而且每个人都有一个属相,大家都喜闻乐见。而生肖交替戳正是因为有时限性,不易得到,体现了集邮的乐趣,很有意义。鄂老说,去年,他设计的羊猴生肖交替戳在石猴街临时邮局启用,从上午不到10点开始签售,一直签到了下午3点半。有一个邮迷竟一口气拿了167个信封过来请他签名。晚上吃饭时,他的手拿筷子都有些抖了。

其实,鄂老并不是邮局职工,而是“局外人”。他设计这些纪念戳纯粹是“义务劳动”,从来没收过一分钱设计费。鄂老退休前是一位工程师,在跟工程图纸打交道的过程中,也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功底。从1985年开始设计第一枚纪念戳开始,他把设计邮戳当成了一种业余爱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他已经设计了300多个纪念戳。今年年初,鄂老还为宝鸡巷临时邮局设计了邮资机戳,图案是四只鸡组成的“四口之家”。至于为什么画了两只小鸡,鄂老笑着说,这是因为国家全面放开二胎了。

用邮戳传承北京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宝鸡巷临时邮局,也是他向邮政部门提议的。天桥地区的大保吉巷,明朝时叫“宝鸡巷”。鄂老一直醉心于挖掘北京的地域文化,他从北京地方志和各区志中,整理出含十二生肖地名以及动物地名的胡同452条,其中含有“鸡”的地名就有8处。他认为,成立宝鸡巷临时邮局,不但是对生肖文化的弘扬,还是对北京地域文化的传承。

打小就生长在四九城里的鄂老,一直想用邮戳来传承北京的地域文化。他有一个心愿,就是把北京旧城的“内九外七”十六个城门通过邮戳展示出来。他说,现在这些城门有的还有城楼,有的则只剩下地名了,但是出现在邮戳上的只有前门和阜成门两个。“比如朝阳门,没有朝阳门邮局,只有朝内邮政所。”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邮政部门把这些城门都刻进邮戳,让北京的地域文化在邮戳中得到传承。

本报记者 王琪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