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兵团战士btzs
兵团战士btzs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590
  • 关注人气:1,5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展壮锦”邮票、“亚展绣球”邮票主图原地首日封(精彩欣赏)

(2016-12-20 09:19:19)
标签:

邮友、邮品

分类: 藏品赏析

“亚展壮锦”邮票、“亚展绣球”邮票主图原地首日封(精彩欣赏)
  2016年12月2日,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在广西南宁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国邮政发行《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纪念邮票一套2枚及小型张1枚。
    当人们一窝蜂地赶去南宁的时候,杨国华先生却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地去了广西的宾阳、靖西。他从那两个地方给我寄来了这两枚弥足珍贵的主图原地首日封,其中的辛劳、经济方面的承担可想而知。据悉,当日前往那两地的邮人寥寥无几,寄发此类邮品的数量不是很多。
    深深地感谢杨国华先生!
注:杨国华先生现为“原地封研究会会刊”《原地集邮》的执行编辑。
“亚展壮锦”邮票、“亚展绣球”邮票主图原地首日封(精彩欣赏)

“亚展壮锦”邮票、“亚展绣球”邮票主图原地首日封(精彩欣赏)

“亚展壮锦”邮票、“亚展绣球”邮票主图原地首日封(精彩欣赏)

“亚展壮锦”邮票、“亚展绣球”邮票主图原地首日封(精彩欣赏)


链接(摘自杨国华先生的博文,很长知识的)

“亚展壮锦”邮票原作地
   2016年12月2日,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在广西南宁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国邮政发行《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纪念邮票一套2枚及小型张1枚。其中-1图“壮锦”,邮票主图为蟒龙纹壮锦与万寿花纹壮锦组合。二者均为经典的传统壮锦图案,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西宾阳民族织锦厂(宾阳县宾州镇三联街,邮编530405,宾阳新宾邮政所)原厂长谭湘光整理创作。广西宾阳民族织锦厂是全国生产民族用品较大规模的五大企业之一和中国织锦工艺科研生产基地。
“亚展壮锦”邮票、“亚展绣球”邮票主图原地首日封(精彩欣赏)

壮锦产品


  壮锦,中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壮族古代叫俚族、僚族、俍族和土族,从宋代起,才改称为僮。由于读音不一致,“僮”字含义也不够清楚,1965年遵照周总理的倡议,把僮族的“僮”改为“壮”(参见黄现璠著《壮族通史》)。壮族有很古老的历史,世世代代居住在我国西南部的广西、云南、贵州和湖南部分地区。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壮锦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上,以棉或麻的股纱作经线,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在织物正面和背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增加厚度,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这种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艺术品,最适合作被面、褥面、背包、挂包、围裙和台布等。

“亚展壮锦”邮票、“亚展绣球”邮票主图原地首日封(精彩欣赏)


“亚展壮锦”邮票、“亚展绣球”邮票主图原地首日封(精彩欣赏)


手工织锦



  壮锦,有着千余年发展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据《广西通志》等史书记载,

壮锦原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装饰品,编织壮锦更是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壮锦是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但到达近代清末民初,壮锦开始衰落。这主要壮锦的编织是一门枯燥而复杂的工艺,虽然它对操作者的文化素质并没有太大的要求,然而每天数万次机械的动作确实是织锦人极大考验。织锦时,艺人按着设计好的图案,用挑花尺将花纹挑出,再用一条条编花竹和大综线编排在花笼上。织造时,就按照花笼上的编花竹一条条地逐次转移,通过纵线牵引,如此往复,便把花纹体现在锦面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大都靠口传身授,艰难的生存困境使得年轻一代望而却步,也使得织锦技艺后继乏人。

  上世纪50年代,广西分别在忻城、靖西、宾阳三县成立了壮锦厂,并在民间广招织锦工艺师以及培养新织手,此后的20年间,新老能工巧匠们编织出了一大批既继承了传统,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壮锦工艺品。绚丽多彩的壮锦,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但到上世纪80年代后,忻城、靖西壮锦生产因亏损而难以为继相继关闭,使壮锦的生产地主要集中在宾阳一地。原因是手工织造的壮锦产量极低,一个熟练的妇女一天只能织一尺左右,而用要做一幅被面则需要用到至少六尺左右的壮锦;其次,织锦的收入极低,妇女们无利可图。资料介绍:传统的一斤的价钱丝绒大约为240元,而一斤的丝绒通常也只能织到六尺锦,也就是说只能做一幅被面;再加上一天一尺,六天的人工和其他的一些材料费用,一幅被面的成本早已在四五百元之上。因此,手工的壮锦产品不太可能被再当做日用消费品,其意义只能作为一种民族工艺美术品来为人所接受。

  宾阳壮锦一枝独秀,主要是政府宏观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宾阳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之地,以“百年商埠”闻名于桂中南。宾阳的交通比忻城、靖西便利,就现在境内有(吴圩)国际机场和宾阳高铁站。在经济实力上,忻城至今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而宾阳却是全国百强县之一。当今社会,大众消费看重的是物美价廉。由于壮锦的特殊的编织工艺,目前不可能与其他织锦一样,采用现代纺织机械生产,但宾阳壮锦生产选择了机器化和规模化,不但提高了产量、色调更加鲜艳,图样更加栩栩如生,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目前宾阳壮锦价格完全在普通人可接受范围之内,在国内旅游产品市场上非常畅销,并远销欧美、香港、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因此,宾阳也是目前壮锦主要传承地。宾阳壮锦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98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指定产品,1994年宾阳壮锦袋属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各国与会代表的专用文件袋。2010年5月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4月,宾阳壮锦代表广西赴浙江参加2011年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银奖。

“亚展壮锦”邮票、“亚展绣球”邮票主图原地首日封(精彩欣赏)

              机器和规模化生产壮锦



    “亚展绣球”邮票原作地

 2016年12月2日,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在广西南宁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国邮政发行《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纪念邮票一套2枚及小型张1枚。其中-2图“绣球”,邮票主图绣球出自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西靖西新靖镇旧州街刺绣艺人黄肖琴之手。


《中国2016亚洲国际集邮展览》纪念邮票背景

“亚展壮锦”邮票、“亚展绣球”邮票主图原地首日封(精彩欣赏)

  黄肖琴,绣球能手,出生于广西百色地区靖西县旧州街一个民间手工艺家庭,曾被全国妇联授予"中华巧女"的美誉、被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一级民间工艺师、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称号。她制作的绣球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以及香港自治区、台湾省、北京市、广州市各省市。从求人做绣球到获得各种荣誉称号,自己的作品远销海内外,得益于黄肖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