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
爨底下的“爨”字,共有三十笔,发cuàn音,为了方便记忆可拆开说: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加火烧,大火烧林,越烧越兴,岂不很热,而爨底下人全姓韩,取谐音(寒)则为冷意,冷与热在五行之中可以互补,宇宙万物有天就有地,有日就有月,有男必然有女,有冷就得有热,故而爨底下村在历史上曾辉煌过。
“爨”字从字意解释为:家,永不分爨,即永不分家。为:灶,烧火煮饭。为:姓,陕西省歧山县有爨家庄,全村千口余人皆姓爨。此字难写难认,会写则成爨,不会写则成一片,故而用谐音“川”字代之,但仍发爨音。最早是在1942年为方便抗日干部特别是外地抗日干部通讯联系,将“爨”改成“川”,爨与川并用至五十年代末,基本就不用爨字了,1995年搞旅游开发后,爨字又大放熠彩。
京津冀集邮巡回展览开幕
李寒梅等领导观看邮展 王宏伟摄影
本报讯
5月19日上午,“协同发展共享绿色——京津冀集邮巡回展览”开幕式暨《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首发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工人俱乐部举行。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秘书长李寒梅,北京市集邮协会会长章干泉,副会长、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范小荣,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办公室主任宋学军,天津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王启新,河北省集邮协会秘书长常乐,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张家口分公司总经理文耀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房山区分公司经理张余海,北京市房山区集邮爱好者协会会长刘凤田,著名邮票设计家李印清,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天津、河北分公司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集邮协会的相关人员及来自京津冀的集邮者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为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实施,助力打造首都经济圈和举办冬奥会,落实京津冀三地绿色发展、协同发展的理念,宣传三地特色旅游文化,按照《京津冀集邮巡回展览协调会会议纪要》精神,北京市集邮协会、天津市集邮协会、河北省集邮协会共同主办了以主题为“协同发展,共享绿色”的“京津冀集邮巡回展览”。首站北京展出了包括传统类、邮政历史类、航天类、专题类、极限类、印花税票类、现代类、一框类、开放类、原地类、图画明信片类等展品64部,203标准框。展览时间为5月19日至21日,为期三天。6月24日至26日、8月20日至22日将移师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省张家口市继续巡展。
开幕式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焦晓光主持。李寒梅副秘书长、范小荣副会长为《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揭幕,房山区有关领导分别为《京津冀集邮巡回展览》纪念封等揭幕,著名邮票设计家李印清为此次邮展设计了纪念封并为集邮者现场签名。
(记者
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