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系京张  詹天佑为做事主动“要”官

(2016-05-18 09:09:09)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分类: 文史
http://bjwb.bjd.com.cn/images/2016-04/26/33/wyong6418_b.jpg 詹天佑为做事主动“要”官" TITLE="梦系京张  詹天佑为做事主动“要”官" />

    2016年4月26日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诞辰155周年纪念日。1909年由詹天佑任总工程师,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竣工。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铁路建设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铁路营运里程12万公里,仅次于美国;高速铁路建设更是成为全世界的领头羊,总里程达1.9万公里,超过其他国家总和。而詹天佑建造的京张铁路连接的城市——北京与张家口也将在2022年携手举办冬奥会。

    时光倒转百年,在积贫积弱、故步自封的晚清,作为中国首批留美幼童,毕业于耶鲁大学的詹天佑克服万难,自主建造京张铁路,它的意义并非只是一条铁路那么简单,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工程技术的巨大突破,某种意义上,更是一针民族复兴的强心剂。后来詹天佑和友人谈起往事时曾说:“梦魂所寄,终不忘京张。”并对家人表示,退休后,当移居北京,只可惜直至1919年病逝于武汉,终未能完成回京夙愿。

    今天我们不妨来回顾回顾京张铁路修建前后的历史,从詹天佑身上,或许能看到一个世纪前中国人在强国之路上的艰辛与坚忍。

    京张铁路修筑权的博弈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政府1901年1月颁布和推行一系列新政,并于1903年设立商部,颁布了《铁路简明章程》,做出了开放路权、允许国内商民兴办铁路的决定,随后全国掀起了一波自办铁路的高潮。

    1904年直隶总督兼关内外铁路督办袁世凯,提出自建京张铁路的建议,被清廷采纳,并正式立项建设,袁世凯相中了43岁的詹天佑。当时留美归来的詹天佑已在铁路系统工作了16年,因为在建设中国当时最长铁桥——滦河铁桥过程中,解决了英国工程师未能解决的季节性洪水问题,被选入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成为中国工程第一人。袁世凯的推荐,获得了慈禧太后的首肯。

    事实上,在中国人决定自主修建京张铁路之前,英俄等列强对中国铁路修筑权的争夺已经开始。沙俄曾提出要求修筑恰克图经库伦、张家口而达北京的铁路,清政府未同意。沙俄后来迫使清政府允许,将来如建造由北京向北或向东北俄界方向的铁路,除了用中国款项及中国人自行建造之外,其他都应先与俄国政府或公司商议承造,而不让其他国家染指。随后,俄、英两国还擅自协议,划定中国长江流域为英国筑路事业范围,长城以北为俄国势力范围。

    针对京张铁路,英国人金达以关内外铁路总工程师的合法身份,私下测量了北京至张家口全线,并做了工程概算。按詹天佑实地勘测的结果,袁世凯向朝廷上报的京张铁路修造预算为729万两白银,此时金达也提出了英国人的预算——500多万两,此预算金达故意未将机车车辆购置等费用计算在内。两个预算相差200多万两,慈禧太后对中方的预算提出了质疑,让袁世凯非常被动。

    詹天佑认真查对预算,告知缘由。袁世凯再次上报,将500万两列为工程修造费,其余200多万两列为机车车辆购置费。总务费用由第一段丰台柳村至南口完工通车后的营业收入中解决。并提出:“此路即作为中国筹款自造之路,亦不用洋工程司经理,自与他国不相干涉”,“若从速动工,四年可成”,袁世凯对朝廷的承诺,比詹天佑提出的预计工期提前了2年。最终,京张铁路建设实用工期4年多,1905年开工,1909年建成,应该说是落实了袁世凯的要求,这是过去很少提及的。

    英国未能夺取京张铁路全线修筑权后,提出承揽部分工程。金达提出中国工人没有开挖山洞的经验,缺乏开挖山洞的机械设备和使用技术,必须要采用外国人包工,由英国工人承包。之后日本人雨宫敬次郎也上书袁世凯,说京张铁路须开山洞6000英尺,中国铁路开洞极少,工人没有经验,应效仿日本东京至甲府铁路的修筑办法,用机械代替人力,聘请日本机师和钻工,来承包施工。面对英日两国的提议,袁世凯有些犹豫,但詹天佑给了他定心丸。詹天佑坚信,这些技术问题中国人能解决。

    直到铁路开工后,英国人仍未死心,他们散布谣言,说京张铁路在开挖山洞中塌方,砸死了100多工人。詹天佑在给一同行的信中说:“并无此事,这完全是造谣。”           

http://image96.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4/2708/70598400_1.jpg 詹天佑为做事主动“要”官" TITLE="梦系京张  詹天佑为做事主动“要”官" />

京张铁路修筑现场

受到洋人质疑

 

  北京至张家口铁路由中国自筹资金,自己的工程师设计并组织施工,把当时以商办铁路为标志抗拒列强掠夺的运动推向了高潮。詹天佑也成了民族自强的代表人物,声名大振。正如他给外国友人的信中所说:“中国正在觉醒,已感到需要铁路。几乎在中国各地,现在都需要中国的工程师,用本国的资金,修筑中国自己的铁路,我好像成了中国为首的工程师,所有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那就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而且是所有中国工程师和中国人的不幸。”

    与此同时,贬低詹天佑技术才能的各种言论,也在列强中流传。英国有人在伦敦演说,毫不掩饰对中国工程技术水平的不屑,直言能修京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诞生。

  美国人也附会英国人,一位美国工程师根据詹天佑留学归国之初,被派到福州船政局海军学堂学习轮船驾驶的经历,就说詹天佑是“船上毕业”的,不可能会修建铁路。

  面对洋人的质疑,当时詹天佑在给留学时的美国房东的信中写道:“在我任此职务以前,甚至于就任后,许多外国人公然宣称中国的工程师不可能担任如此艰巨的铁路工程;既需要开凿坚硬的岩石,又需要修筑极长的山洞。”詹天佑对外人的讽刺和挖苦于不顾,反而更加坚定了修筑京张铁路的决心和勇气。

  险些被调离京张铁路

  1906年7月,京张铁路第一段丰台至南口建成通车,即将转入第二段南口至岔道城的施工,这是京张铁路工程最为艰巨的一段。

  这时,突然发生的一件事,差点影响了京张铁路的进程。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有限公司成立,粤汉铁路穿越广东、湖南、湖北三省,广东境内粤汉铁路由中国人自办。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有限公司上书清政府,请詹天佑到粤汉铁路任总理兼总工程司,主持筑路工程。

  粤汉铁路广东段自广州黄沙码头(今广州南站)沿北江东岸至韶关,长224.2公里。铁路沿线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商品流通频繁,是清政府粮食和财政收入的重要基地之一。广州又是重要的对外开放港口,吞吐量非常可观,对外交往频繁。因此粤汉铁路广东段无论是从经济地位还是从战略重要性上讲,都是京张铁路不能比拟的。清廷对广东的请求非常重视。

  广东是詹天佑的故乡,他也很希望到故乡去修路。但他的去留对于京张铁路工程来说至关重要。当时主持过铁路修筑的中国工程师只有詹天佑,而修筑京张铁路的工程极其艰巨,还要穿越高山峻岭和万里长城。领导京张铁路建设工作的袁世凯上书清廷,挽留詹天佑。

  袁世凯称,京张铁路“只用华款、华员自造,不允他国人承造”,当今“京张路工,正当紧要,中经八达岭等处,开山凿洞,工程尤为艰巨。所有全路一切布置,悉赖詹天佑精心缔造,一力经营”,如果“调赴粤中,则该路工程即须停办”。在奏折中,袁世凯也表达了对中国人才匮乏的无奈,他认为,无人可接替詹天佑,“惟有吁恳天恩,俯念京张路工较粤路尤为吃紧,准将詹天佑仍留办京张铁路。”

  詹天佑最终留在了京张铁路。他的留任,是京张铁路顺利建成的保证,在京张铁路建设这个大舞台上,詹天佑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创造出了中国铁路早期建设史的一大奇迹。而对于粤汉铁路广东段来说,他经过考虑,推荐京张铁路工程师、广东人邝孙谋任总工程师前往主持修建。詹天佑用书信来指导修建中的难题。

  这期间,川汉铁路开工,川汉铁路穿山越岭,险峻异常,川鄂两省呼吁詹天佑主持修建。随后詹天佑被任为川路总工程师,因京张铁路未完工,先派京张铁路工程师、副手颜德庆前往筹办。在京张铁路修筑中,詹天佑还应邀任商办江苏铁路工程顾问,学部考试回国留学生襄试官,邮传部路务员、二等顾问,津浦铁路参议,验收沪嘉铁路等。

  为做事主动“要”官

http://bjwb.bjd.com.cn/images/2016-04/26/34/wyong6417_b.jpg 詹天佑为做事主动“要”官" TITLE="梦系京张  詹天佑为做事主动“要”官" />

京张铁路修建期间,清廷给詹天佑颁发的任命书

http://image96.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4/2708/70598400_3.jpg 詹天佑为做事主动“要”官" TITLE="梦系京张  詹天佑为做事主动“要”官" />

京张铁路施工人员在验道专车旁留影


    京张铁路建设之初总办是陈昭常,不懂修筑铁路技术,但他很尊重总工程师詹天佑,两人又都是广东同乡,相处融洽,工作协调。可陈昭常和顶头上司袁世凯不合,要求调离。这倒给詹天佑出了难题:新的总办如果和自己合不来,将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甚至会影响到工程的完成。因此詹天佑向清廷表示希望自己能升任主办,如果这样不合适,那就使总办职位保持空缺,不调新人来。

  官职与做事的关系,詹天佑后来在一次留美同学会上讲得很清楚。他说,我们留学国外获得了一些知识技能,要做点事情贡献国家,如要做官就不能做事。但官不可做,又不可无。在现在的中国,没有朝廷给你一个官职,就没有地位,没有人把重要的事给你做。

  詹天佑一生都是当官为做事,做重要的事。他利用邮传部尚书岑春煊到京张铁路视察工作之机,顺便把想做总办的想法告诉了他。1907年6月6日,詹天佑任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关冕钧任会办的诏书正式下达。詹天佑的领导力得到加强。

  詹天佑认为:京张铁路,沿途民户亦繁,口外货车更源源不绝。此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获一日之利,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觊觎。为此,他提出修筑京张铁路应以越快越好为方针。他把京张铁路全线工程分三段,同时施工。京张铁路既完全定为中国自办,所有工程全部概用华员,绝不聘用外国工程人员。詹天佑到关内外铁路、江苏铁路等处,招募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到京张铁路,希望他们能为自建铁路工程出力。如何带好、用好、管理好这支珍贵的人才队伍,为中国工程建设培养人才,詹天佑费尽心机。他制定京张铁路考核晋升工程人员办法,拟订工程员司职权办事章程等,搭建了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平等竞争的平台,明确了量才施用的标准。

  那时的中国,铁路多是由外国人修建或主持修建的,各国铁路技术要求和标准各不相同,所建铁路也就千差万别。詹天佑鉴于中国早期铁路工程标准混乱的状态,故在主持京张铁路之初,就上书清政府商部,建议统一全国铁路工程标准。他强调“中国要有统一的轨距,标准轨距”,认为中国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经验教训,不要走窄轨的弯路。他提出:各省铁路标准互异,不早做统一,将来必将大费周章。随后他就线路等级、桥梁载重、路基宽度、曲线最小半径、限制坡度、站台高度、车辆限界、机车载重、车钩安装等项标准提出说帖呈商部,其后,清政府商部据此制定全国铁路建设技术标准。詹天佑非常重视工程标准化,他主持编制了京张铁路工程标准图,是中国第一套铁路工程标准图,包括京张铁路桥涵、轨道、线路、山洞、机车库、水塔水鹤、房屋、客车、车辆限界等,共49项标准。这一标准图的制定和实行,加强了京张铁路修筑中的工程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并为国内其他铁路的修筑,提供了借鉴。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不管是人为设置的障碍也好,还是自然形成的困难也罢,都在詹天佑为首的中国早期工程技术人员面前低下了头。京张铁路建成了,国人的铁路梦也以此为起点,走上了腾飞的道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