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安眠 试试中药和针灸

(2016-01-29 15:34:16)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分类: 养生
北大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 徐宇航

  冬季在中医看来是收藏的季节,良好的睡眠也是冬季养生的一大部分。

  常言道:“睡不醒的冬三月”,但我们发现,最近因失眠来中医科门诊就诊的人并不少。中医认为,失眠的发生涉及多个脏腑(注意这里说的可不是器官),如心、肝、脾、肾等,但主要原因在心,与心神的安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心神安定,则能正常睡眠,如心神不安,则不能入睡。其他脏腑的病症只要影响到心,均可导致失眠。因此,根据脏腑功能的盈亏情况,失眠可大概分为五种类型。

  心脾两虚型

  主要症状表现为多梦易醒,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色少华,心悸,健忘,肢倦乏力,腹胀,便溏,面白无华;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弱。治疗以归脾汤为基础。

  心肾不交型

  主要症状表现为心烦失眠,心悸不安,眩晕,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脉细数。治疗以交泰丸为基础。

  肝火上扰型

  主要症状表现为睡眠少,烦躁易怒,难以入睡;头晕头痛,胸胁胀痛,口苦,眼睛发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疗以龙胆泻肝汤为基础。

  心胆气虚型

  主要症状表现为心虚心慌,胆怯,遇事容易出现担惊受怕和恐慌,睡眠时易惊醒,醒后不能再睡,舌淡脉细弦。治疗以安神定志丸为基础。

  脾胃不和型

  主要症状表现为失眠伴有胸膈气闷、嗳气不舒、脘腹胀痛、舌苔腻、脉滑。治疗以保和丸为基础。

  针灸治疗失眠

  一是全身调理标本兼治。失眠是由很多原因引发的,用中医疗法既可明确病因,从根本上进行治疗调理,同时还能针对因失眠而引起的其他症状进行治疗,如耳鸣、头痛等。二是中医针灸治疗不存在耐药性和依赖性。失眠者若长期超量服用安定类西药,则易成瘾,若停药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情绪激动、易怒、忧郁、心跳加快等,甚至出现视听幻觉等严重症状。

  针刺相应的脏腑经络几个穴位治疗失眠外,还可以用耳穴埋豆,能调节大脑皮层功能,宁心安神、清泄心火等。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3到5次,睡前必须按压1次,时间为每穴约1至2分钟。隔日换贴1次,耳朵侧穴位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4天。另外,在头部和背部用皮肤针叩刺也有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