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老猴年佳作《释猴》

(2016-01-26 15:49:23)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分类: 文化
                             黄老猴年佳作《释猴》 
                                 ——黄永玉与荣宝斋木版水印

http://www.rongbaozhai.cn/upload_files/article/73/201601/1_1453170169_6284790.jpg
黄永玉

 

    艺术大家黄永玉,是当代中国文化界的“三高人物”:高龄,九十三岁,仍创作热情不减;高产,从青年到老年,70多年笔耕不辍,每年都有新作问世,且有许多时代的标志性作品;高跨界,自学美术、文学,从木刻开始创作,拓展至油画、国画、雕塑、工艺设计等艺术门类,黄老是当代为数不多的文化“高峰”之一。
    继在国家博物馆举行90周年作品大展,引起轰动后,在吉羊辞岁,喜迎金猴的冬春之际,黄永玉又以两件猴画,引爆社会关注,提前点燃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待之火。
    2016年1月5日,黄永玉设计的丙申年生肖猴邮票首发。据报导,北京邮局门前,早7点前已排起数百米长队,有老人排27小时队,欣喜地“抢”到邮票。杭州邮局有人从4日半夜12点就来排队。更有甚者,上海虹口邮政支局门口,邮迷唐先生从2015年12月29日就在此排队,排了整整8天7夜,并在邮局跨年。


http://www.rongbaozhai.cn/upload_files/article/73/201601/1_1453170285_5777283.jpg


    人们对丙申猴票的追捧,是多种文化因素叠加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生肖文化深入人心,13亿人口中,有十二分之一属猴。二猿猴,以其灵动活泼,与人近缘而招人喜爱。在猴年到来时,有当值的生肖邮票自存和赠人,当然是一大乐事。黄永玉先生如雷贯耳的大名、庚申年(1980)猴票的传奇故事,助推了人们收藏丙申猴票的热情。
    黄老设计的猴票,《丙申年》邮票一套两枚。一枚《灵猴献瑞》,一只公猴手托寿桃,抓着树枝,荡在空中,面带笑容,其乐融融。一枚《福寿双至》,一只金色母猴左右各抱一只橘色小猴,寓意阖家团圆,福寿双至。从设计角度看,这套邮票堪称上品。画地一彩一素,一金一白,恰成对照且和谐,一雌一雄,一母二子,象征家庭的完整、和乐。公猴画法具写意趣味,而母猴画法,呈图案线条。公猴主动,一只手和长尾抓住树枝,取得平衡,而双足自然摆动,画面生动。母猴主静,正面端坐,似听幼猴耳语。
    黄永玉先生对动物是有特殊感情的,猴子只是其一。综观他的文学与美术创作,动物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打开他的《版画集》,动物题材占很大篇幅。邮票中他除猴票之外还设计过《白鹤》。生肖动物形象,常常出现在他的画幅中。
    新旧两年交替之际,黄永玉先生又应荣宝斋之约,画了横幅《猴》。这幅画可以看作老先生爱猴、爱动物、爱世界、爱生活情结的一个集中释放。
    不再受邮票设计的专业限制,黄永玉的画笔放开了。画面有四只猴子,二十一个桃子。这四只猴子是写意画。左边第一只,双手扯着左右耳朵,张嘴闭眼,在专注地听着。第二只正面端坐,双手搭“凉篷”,瞪圆眼睛,努力向前方看着。第三只前倾身坐着,一手扬在空中做手势,一手在下,若拍醒木,嘴巴张得大大的,俨然袁阔成在说评书。第四只鼓腹张嘴,露舌露齿,在引吭高歌。四只猴子各自独立成画,各有神态,又互相组合映衬,构成完整画面。有彼此呼应,相映成趣之感。从构图上,画家巧妙地以带叶的桃子,在空间和色泽上进行调制、平衡。四猴的专注及个性,在四条尾巴上给出了凸显。“听猴”的尾巴向左平伸,是静态;“看猴”尾巴向后伸展,显示吃力;“说猴”尾巴随身子前卷,帮助表达情绪;“唱猴”最给力,双手捂胸,尾巴直竖,俨然在庄重的舞台上。


http://www.rongbaozhai.cn/upload_files/article/73/201601/1_1453170332_8418579.jpg

木版水印《释猴》


    这四只猴子,是黄永玉先生《丙申年》猴票绘画设计的姊妹篇,是邮票图案中猴子家庭快乐和谐气象的社会化。黄先生在横幅中用相当长篇幅的题跋来“释猴”。他写道:
    “猴子跟人的关系密切,首先人已经承认是猴子变的。不过人常常开老祖宗的玩笑,敲着锣鼓让它在街上讨人喜欢,借此混点汤水饭吃,它捂着嘴、矇着眼、堵耳朵的民间雕塑和绘画在东南亚一带很流行,用来当做孔夫子“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的教谕训育子孙。后来在印度神庙里也见过这类古代雕刻艺术,明白这宣叙不尽然全是孔夫子的意思了......
    所以我重新恭请几位“猴大哥”出来做些不同的动作,欢歌我们今天现代文明的新时代和新气派:敢唱、敢谈、敢看、敢听,以誌猴年之喜。”
    这篇《释猴》是一篇绝妙小品,加之功力深厚的行书,错落穿插在横幅中,书画印相配,构成完整的艺术品。
    这幅尺寸为138cm×34cm的《猴》画,将由荣宝斋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技艺,原大复制100件,在猴年春节到来之前奉献给大众,相信会在《丙申年》猴票后,会再度推起“猴画热”。


http://www.rongbaozhai.cn/upload_files/article/73/201601/1_1453170364_8833923.jpg
木版水印《齐白石像》


    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通过分色、勾描、刻版、印刷等流程,在宣纸上以原画的颜料,再现原版的笔墨韵味。早期的《韩熙载夜宴图》、《簪花仕女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复制品,都成为珍贵的收藏品,市场价格高达几十万元。黄永玉先生与荣宝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友谊,起点也是从木版水印开始的。
    黄永玉的艺术创作发轫于木刻,建国后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任版画系教授。28岁那年,他被中央美院派到荣宝斋学习木版水印的传统雕版技艺。画家的灵感、个性,加上荣宝斋的“绝活”,令黄永玉的创作迎来了新的高峰。他与荣宝斋从经理到印刷工人建立了质朴而深厚的感情,熟悉了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著名的《齐白石像》、《阿诗玛》等等,都是借鉴木版水印技艺而创作与传播的。他曾开玩笑说,把在荣宝斋完成木版水印创作是“毕业论文”。他关注并身体力行支持荣宝斋的发展,珍视与荣宝斋人的情谊。


http://www.rongbaozhai.cn/upload_files/article/73/201601/1_1453170409_873719.jpg
黄老在荣宝斋木版水印中心指导印制《阿诗玛》

 

http://www.rongbaozhai.cn/upload_files/article/73/201601/1_1453170433_3580017.jpg
木版水印《阿诗玛》


    2006年8月,他在《侃一侃荣宝斋》一文中回忆自己当年在荣宝斋的合作经历时说:“两个月来,跟不少人工作上的亲近,成为终生幸福的纪念 ......这一代又一代友谊的联系,成为一张让人生赞美的文化情网。”这张“情网”联系着从齐白石到黄永玉以至数代艺术大师以荣宝斋人为友,对荣宝斋信任有加。这已不是简单的店铺、客户关系了,而是唇齿相依、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他由衷赞叹荣宝斋的事业:“五十年以来,‘拨乱反正'在荣宝斋最是见出成效,有了自己独立的步伐,一种从容、安全,实际可行的长远规划,真是来之不易。没有爱心、没有文化基础、没有专业独创眼光,怎能发展荣宝斋?”
    《释猴》题跋体现了黄永玉先生固有的诙谐、俏皮的语言风格,如同他那80多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一样,读来引人入胜。他把画中形象称为“几位猴大哥”,亲切而温馨,拉近了读者与画作、读者与画家、人与猴的距离。
    木版水印《释猴》将帮助各位“猴哥”走进千家万户,加入到复兴中华的大合唱中去,1月22日在荣宝斋木版水印工艺坊销售,为猴年新春增添一大乐事。


作者:马五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