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呼吸道感染注意排痰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
分类: 养生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林连君 刘新民
近日持续的雾霾把我们的肺脏变成了“吸尘器”。雾霾天对身体的第一个伤害,就是造成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对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这些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只能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老年人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患了呼吸道疾病,最要命的就是痰多,如痰液黏稠难以咳出,会出现青紫及呼吸困难,甚至影响生命。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减少呼吸道并发症。
健康人每天分泌100ml痰
一个健康的人每天大概会分泌100ml的痰。正常情况下,痰为透明色或白色。黄色的脓痰往往提示体内有呼吸道或者肺组织感染,脓液为死亡的白细胞、坏死组织;其中黄绿色或者绿色的痰常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铁锈色痰可提示大叶性肺炎。血性痰为痰中带血丝或者血块,痰的颜色可以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全身多种疾病可以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例如口腔黏膜破损可以出现痰中带血,严重的心脏疾病如急性左心衰可以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血液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病都可以出现;肺部的疾病如炎症、肿瘤、结核等也可以出现痰中带血。
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黄绿色脓痰明显增加,一日数百毫升,若有厌氧菌混合感染,则有臭味。收集痰液于玻璃瓶中分离为四层:上层为泡沫,下悬脓性成分,中为混浊黏液,底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不难想象,如果痰咳不出来,肺浸泡在细菌满布的“大脓罐”里,用再好的药物也是事倍功半。所以,不管痰多痰少,都鼓励病人将痰尽可能咳出来。
老年人为啥排痰困难
老年朋友由于年龄的增长导致咳嗽反射减弱、肌肉力量下降、咳痰无力、排痰困难,在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或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的患者中表现更为突出。这些是由于增龄导致的生理状态或者基础疾病导致的病理状态所造成的。
其次,痰液黏稠也是造成排痰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水分摄入减少导致呼吸道水分不足,从而造成痰液黏稠不易排出;另一方面,在疾病状态下如发热、缺氧等导致呼吸频率加快致使呼吸道水分丢失过多,也会导致痰液黏稠不易排出。
做好“补水、翻身和拍背”
化妆品广告中经常提到“给肌肤补足水分”,同样,对我们的气道和肺组织而言,充足的气道水分对于稀释痰液至关重要。除了通过保证全身水分摄入足够例如喝水、输液等方法补充水分之外,还可以通过局部气道湿化和雾化的方法达到补充水分、稀释痰液的目的。雾化吸入治疗是将药物或水经吸入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雾粒或微粒,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作用。咳痰困难的老年朋友可以在家中备以湿化器和雾化器。
对于卧床的病人,长期一个姿势固定不动容易导致痰液坠积在一个部位加重排痰困难,而痰液引流不畅会导致肺不张、感染加重等严重后果;因此家属或陪护人员需要定时为患者翻身,最好间断1至2小时翻身一次。
雾化或者翻身之后,家属或者陪护人员应为患者拍背,进一步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可让病人保持侧卧或者坐位,陪护人员的手应当四指并拢成弓形、掌心空虚,利用上肢带动腕部的力量拍击背部,在背部沿着脊柱两侧、从下向上用力拍击,后一次手掌落下的范围应该和前一次手掌落下的范围重叠三分之一。每次拍击15至20分钟,一天重复数次。翻身拍背之后鼓励患者将痰咳出,必要时采取吸痰的措施帮助患者排痰。
流感、肺结核等可以通过痰液传播。以肺结核为例,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曾经被称为“白色瘟疫”。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杜绝随地吐痰的现象,防止疾病的传播。
提醒
有痰别乱吐
流感、肺结核等可以通过痰液传播。以肺结核为例,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曾经被称为“白色瘟疫”。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杜绝随地吐痰的现象,防止疾病的传播。
前一篇:两枚有意思的邮戳集于一封
后一篇:北京邮政给马布里“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