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高”人 小心心力衰竭

(2015-12-08 14:50:49)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分类: 养生
http://image.xinmin.cn/2012/05/20/20120520102334521568.jpg小心心力衰竭" TITLE="“三高”人 小心心力衰竭" />

    几乎所有心脏病最后都可能发展为心衰,心衰是心血管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目前我国约有800-1000万心衰患者。中国可能已经成为拥有全球最大的心衰患者群的国家,在40岁以上人群中,5个人中就有1个有患心衰的风险。如此严重的状况却并没有引起公众的重视,为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衰防治工程和中国健康促进会的专家共同倡议,将每年的11月26日定为“全国心力衰竭日”,今年的主题是“认识心衰,规范诊治”。

  高血压肥胖糖尿病

  心衰几率大

  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心内科的张健教授说,心力衰竭也叫心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期慢性病,人的心脏收缩和舒张能力会极度减弱,以致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供给全身,同时血液也不能顺利流回心脏,结果是心肌受损。患者心衰后常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和水肿等症状。它不是忽然患病,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有了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后,疾病发展到晚期就容易得心衰。心衰死亡率很高,患者5年的生存率不到一半。但如果控制住高血压、肥胖、不运动(运动少)、抽烟,还有糖尿病这5个危险因素,有可能避免这个心力衰竭的发生。

  除了慢性病外,还有一些易被忽视的因素,也会诱发心衰或造成心衰的再次发生。比如感冒、心率失常或是患病后不遵从医嘱吃药,或盐吃多了,水喝多了。因此心衰患者的住院率也很高。病人每住一次院,病情就加重一次。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很多病人还会因此有心理障碍或抑郁。

  尽早发现早治疗

  避免出现心衰症状

  心衰有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如果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大多数病人心功能还可以恢复。专家说预防心衰有4个阶段,在病情不同阶段,都要阻止病程向下一阶段发展。

  第一阶段是减少患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血压高,要用药物把血压降下来。血糖高,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压血糖控制好了,不一定会出现心衰。如果控制得不好,就有可能会发展成心血管病,最终造成心衰。

  第二阶段是如果得了心血管疾病,要防止进一步出现心脏扩大。

  第三阶段就是若出现心脏扩大,要防止出现心衰症状。心血管疾病到心脏扩大,与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有关系。所以可以用药物来阻断这个过程。

  第四阶段是出现了心衰症状后。一定要坚持服用俗称“金三角”的3种药物,还要达到一定量,至少是3到6个月。不能漏掉太多药,不然病情肯定会加重。

  提醒

  得了心衰不放弃  见好也不能停药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人的终末期阶段,一些人认为得了就活不成,就放弃治疗。其实心衰是有机会去治疗,更是能预防的。关键是要坚持治疗,从而降低痛苦。

  另外也不能见好就停药。心衰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可能症状会消失。有些患者就停药并加强运动量,还有病人胃口大开。这些恰恰对心衰非常有害,往往一个星期后又犯病。其实心衰是需要长期坚持服药,还要严格控制饮食。

  心衰患者要限盐限水

  水肿是心衰的重要表现。心衰会导致人体内水分滞留在心脏。水喝多了,心脏负担就加重了。所以心衰患者一般一天喝水不要超过1500到2000毫升。喝水的方法也有讲究,水杯最好有刻度,固定最多喝几杯。如果嘴干,可以尝试含一块冰或者糖。还要注意日常饮食、水果和一些药物也有一定的水分。限水同时,每天要称体重并记录下来,保持体重稳定。

  心衰越重,越是要限盐。轻度心衰每日摄入盐约5克,中度心衰摄入2.5克,到了重度心衰每日最多只能吃1克盐。因为盐多了,水在体内就留下来了,会加重水肿。要少吃含盐高的食品。比如香肠、咸肉等腌制、熏制食品。酱油、番茄酱、沙拉酱等调味品;含盐饮料;添加小苏打的面食和糕点;汉堡包、土豆条等咸味浓的快餐。在家中可以备一个低盐饮食的食谱,做菜多用煮、蒸方法,还可以用香料、辣椒、姜、洋葱等来替代盐。

  小贴士

  冬季天冷  心衰患者巧运动

  天冷的时候,心衰患者不宜晨练或有过多的户外活动,因为遇到冷风很容易得心梗。要选太阳出来后相对温暖的时候锻炼。运动量也要限制。有的病人越锻炼越坏。其实可以轻轻地、循序渐进地锻炼。

  多做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包括走路、骑自行车、游泳、踏车、爬楼梯和练太极拳等。每周可做3-5次。运动分为两步,先做10-15分钟的热身运动,再做20-30分钟的有氧运动。

  要注意避免运动过量,出现以下体征要减少或停止运动。大汗、面色苍白、心悸。运动中因呼吸急促而不能自由交谈。心率明显加快或减慢。血压异常。不能坚持运动。

  链接

  心衰的预警信号

  头晕加重,咳嗽加剧,恶心、食欲不振,体重迅速增加、3天超过2公斤。

  腹部肿胀或疼痛持续加重,腿部或脚踝的肿胀增加,有可能是心衰症状。

  呼吸急促加剧,因呼吸困难惊醒,需要垫高更多枕头才能舒适入睡;心率加快或心悸时要尽快去医院。

  如果持续胸痛,用硝酸甘油也无法缓解;重度持续性呼吸急促,甚至晕厥,要立即去急诊。唐芳

  户外锻炼注意扭伤

  冬季天气温低,运动更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不妨做些有氧运动,加速热量的消耗。专家建议,冬季选择动作幅度小、热量消耗大的有氧运动最宜。

  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等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这样可消耗更多热量,锻炼的时间应该比春夏季多出10-15分钟。爆发性强的无氧运动则不太适宜,寒冷气候下可能会引发身体不适。

  中年人可选择快走、慢跑、爬楼梯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中年人身体状况一般都处于下降趋势,不要因为忙于工作就放弃健身。

  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好选择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出门,如果运动量大出汗了,应解开衣扣慢慢降温。运动后,人体耗氧增加,心脏供血需求也要增加,老年人因血管狭窄或动脉硬化,导致血液供应减少,也会增加发病危险,所以应适当减少运动量。

  保暖防冻

  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温。

  有人认为,锻炼本身就是产生热量,所以没必要防寒了,这显然是不对的,运动会加快循环,身体处于散热状态,的确感觉不到寒冷,但此时毛孔张开,冷空气很容易刺激身体,造成隐形伤害,等到“感觉冷”时,身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损害。

  低温环境易造成“风邪”伤害,导致伤风感冒,也可能引发关节疼痛,甚至胃痛。身体外露的部位,如手、脸则易形成冻伤,等太阳出来半小时后,晨寒的伤害就可以得到缓解。

  防止扭伤

  天气转冷,肌肉黏滞性增大,容易产生扭伤。有些扭伤发生后,可能并未造成骨折,疼痛症状也不严重,很多人因此会忽视治疗。譬如膝关节韧带损伤,因无痛感就最易被忽视,但往往其结果就是导致半月板损伤。所以锻炼前,不妨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如护膝等,并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避免受伤。一旦受伤,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