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蛋、煎蛋、西红柿炒蛋……鸡蛋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出现率”极高的一种食品。从营养贡献的角度来说,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可提供7克左右的优质蛋白质,还能提供膳食中10%-20%的叶酸,20%-30%的维生素A、D、E、B12,是保证人们各项营养素达到推荐值的重要食物来源。但很多人不敢吃蛋黄,认为蛋黄胆固醇含量过高,不利于健康。
http://file.55df.com/2015-10-24/2cd4e919a3d35770a17c4e0cf34e5302.jpg
蛋黄中含有丰富的 维生素和矿物质
事实上,1个鸡蛋黄大致可提供185-200mg的胆固醇。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景子芮介绍,很多动物性食物的胆固醇含量都不低,如100g动物肝脏就能提供300mg左右的胆固醇(牛肝297,羊肝349,猪肝288,鸡肝356,鸭肝341,鹅肝285)。
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人体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量应不超过300mg。从含量上来看,单纯一个蛋黄并不会造成胆固醇过量。不过吃了一个鸡蛋后,留给其他动物性食品的空间就被压缩了,很容易造成胆固醇超标。这也是很多中老年人和减肥女性吃鸡蛋不敢吃蛋黄的原因。其实,人们在排斥鸡蛋黄中胆固醇时,却忽略了它所含有的其它营养物质。蛋黄不仅内含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大部分都在蛋黄中。
除此之外,蛋黄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叶黄素、玉米黄素和甜菜碱等有益心脏、大脑、血管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以提供胆碱,有利于婴儿智力发育,蛋黄同时也是素食者摄入维生素B12重要的来源之一。
胆固醇在人体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一直以来,胆固醇被一部分人当作有害物质待之。实际上,胆固醇本身是营养物质,因为人体每个细胞的合成都需要胆固醇,性激素等多种激素和胆汁的合成也需要胆固醇。神经系统同样富含胆固醇,大脑就是人体当中胆固醇最多的地方。为了供应需求,人体每天都要合成1000mg以上的胆固醇,比鸡蛋黄里面那一点数量要高得多。只有当人体胆固醇代谢出现障碍的时候,才会发生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问题。
除了胆固醇,蛋黄中还富含很多调节血脂和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营养成分,比如蛋黄中的卵磷脂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成分,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而其中的类胡萝卜素,大多为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不仅能保护眼睛,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也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改善作用。蛋黄中的甜菜碱是一种富含甲基的成分,它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值,可降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风险。
就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健康人群每天食用一个鸡蛋并不会升高血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为了保持心血管健康,鸡蛋摄入量不宜过多,应控制在每周4个左右。在鸡蛋的选择上,红皮蛋和白皮蛋营养价值大体相当,红皮蛋脂肪含量稍高于白皮蛋,但蛋白质和维生素A含量稍低于白皮蛋。红皮蛋壳的优点在于壳比较厚,更易于储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