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景点的“到此一游”现象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
分类: 文化 |
诗人李白同样喜欢在墙上题诗。有一次,他在洛阳同华间传舍的墙壁看到有一首诗,惊为仙人之作。知道是安徽歙县人许宣平所题后,东游时特去拜访,但未能见到,离开时遂留下《题许宣平庵诗》:“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李白死后,其位于今安徽马鞍山市境内长江边采石矶附近的墓地,也成为后人涂鸦之地。明代梅之涣《题李白墓》诗云:“……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苦海部》“采石诗”条称:“往来诗人题咏殆遍”。
在古代文人生活中,涂鸦俨然成了其生活的一部分。北宋文学家石延年,有一次与好友和尚秘演一起到繁台寺的阁亭喝酒,酒菜很丰盛,是土豪牛某提供的。石延年说“此行可纪”,牛某捧来笔砚,石延年在墙壁上大笔一挥,留下了“石延年曼卿同空门诗友老演登此”。牛某希望也能题上大名,石延年不好意思拒绝,遂题“牛某捧砚”4字。此事作为涂鸦佳话,被宋人文莹记录在《湘山野录》一书中。
宋代文人继承了唐代文人的风格,对题壁兴趣似乎更浓。曾任殿中侍御史的长沙人刘次庄,就极爱在墙上到处乱写。据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刘次庄“自幼喜书,尝寓于新淦,所居民屋墙壁窗户,题写殆遍”。
像刘次庄一样,古代很多文人都为“题壁控”,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是其中之一,《苏轼诗集》中有相当一部分诗是“涂鸦诗”。苏东坡最有名的一首哲理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他即兴涂鸦之作,名叫《题西林壁》。
在南宋文人中,题壁诗最凄美最令人欷歔的,当是陆游的“沈园题壁”。陆游在游位于今浙江绍兴的沈园时邂逅前妻唐婉,相叙后在园壁上即兴写下了有名的《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而据宋陈世崇《随隐漫录》记载,陆游后游蜀地,还曾因题壁诗与一驿卒女结下情缘。
古人“到此一游”亦爱卖弄文采
三国时期杨脩解曹娥碑涂鸦“黄绢幼妇,外孙虀臼”之意乃“绝妙好辞”
有人认为,最早的“到此一游”4个字是出现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曾在灵霄宫的柱子上写下的“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实际上,古人喜欢涂鸦不虚,但很少会写上“到此一游”4个字,有的人甚至只题壁,不留名。但古代也不乏好卖弄文采的俗人,甚至拐弯抹角骂人,以示有水平。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有不少汉魏名人涂鸦的故事,其中吕安题“鳳”说的就是用题字戏弄人。吕安与名流嵇康是好朋友,有一次他去嵇家拜访,嵇康刚好不在,嵇康的哥哥嵇喜出门迎接。吕安没进去,在门上写了个“鳳”字,便回去了。“鳳”乃“凤”的繁体字,但“鳳”字拆开,乃“凡鸟”二字。
《世说新语·捷悟》中,还记载有在曹娥碑上涂鸦的故事,涂鸦文字连曹操一时也未理解。曹娥为东汉孝女,死后人们为她立碑,故称“曹娥碑”。有人在碑背题了“黄绢幼妇,外孙虀臼”8个字,曹操与杨脩经过时,便问杨脩懂不懂。杨脩一看,原来这是“绝妙好辞”的意思:“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
如此卖弄,不过是一种文字游戏。如“虫二”,也是这类涂鸦之作,据说系当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苏州太湖边上东山时信手所书。当时随行不解,后方知是“風(风)月无边”之意。此外,在杭州西湖、山东泰山等景区都有“虫二”涂鸦,均传是清代遗迹。其实,明代已有“虫二”题书的说法。清褚人获《坚瓠集》“无边风月”条引《葵轩琐记》,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曾给妓女湘英家题了一块“風月无边”匾额,唐伯虎好友祝枝山看到后,告诉湘英:“此嘲汝辈为虫二也。”
古人同样反感胡乱涂鸦
北宋“豁达李老”因涂鸦“拘执使市石灰更杇漫讫”被“诉官杖之”
然而,到处题壁并不是都受古人欢迎的,有人甚至因为未经允许在人家墙上涂鸦而吃上官司。明俞弁《逸老堂诗话》记载,宋人张表臣游南徐(今江苏镇江)甘露寺,“偶题小词于壁间”。寺僧很不高兴,称“方泥得一堵好壁,可惜涂坏了。”甘露寺因为不喜欢游人“到此一游”,凡见涂鸦,即便出自名人之手,往往都要磨掉。
历史上,还有人因为喜欢到处题壁而留下不雅之名。如明朝时,有个叫杜庠的进士便因此而遭讥笑。据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杜庠”条,杜庠因曾在赤壁题诗:“莓墙椒壁,过辄留题。”人称“杜赤壁”,
有的人脸皮厚,歪诗也敢往墙上题。清王士禛《五代诗话》“杜荀鹤”条引《留青日札》记载,有位富家子弟杜四郎,比照“善题壁”的唐代诗人杜荀鹤,号称“杜荀鸭”。因水平太差,其题壁常被亲朋粉刷掉,但杜四郎并不生气,反自嘲道:“三十年来尘指面,如今始得一杴泥。”
杜赤壁、杜荀鸭这样胡乱涂鸦只是遭人反感,北宋刘颁《中山诗话》所记的“豁达李老”甚至还因涂鸦惹上了官司。“豁达李老”喜欢写诗,但写不好,“诗句鄙下”。有一次他在人家刚粉刷的墙上题诗,主人见了大怒,于是“诉官杖之,拘执使市石灰更杇漫讫,告官乃得纵舍。”
可见,古代对涂鸦行为虽较为宽容,但也并非不论地点、不看对象就可“到此一游”。遇到“题壁控”怎么办?古人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在游人喜欢涂鸦题壁的地方,设一“诗板”,专供游人乱写乱画。
声明:“一方钩沉”栏目文章系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先生供本报专稿,摘转请务必与作者本人联系。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