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马齐的“托踏养生法”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
分类: 养生 |
所谓的“托踏”,即两手上托,两脚踏地,屏住气,憋不住再慢慢呼出。马齐提出,坚持“托踏”,就可以达到“无病”的效果,养生益寿。
其实,这个动作就相当于如今的“伸懒腰”。只不过,在“伸懒腰”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呼吸。平常伸懒腰的过程,往往会伴随着大口呼吸。而在“托踏”的过程中,尽管动作和伸懒腰类似,但却要自始至终屏住呼吸,直至憋不住,这才慢慢呼出。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伸懒腰”的保健效果,其实都已经有了共识。起床,餐后,或者办公室里感到疲累时,都可以通过“伸懒腰”,来达到锻炼的效果。只不过,要将“伸懒腰”的功效发挥到最佳,就需要配合呼吸,进行练习。
得知这个养生方法后,不仅是自己,身边的人也开始练习。年纪大的人,经常有些颈椎的问题;而对于常年坐办公室,或者经常呆在电脑前,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天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在练习“托踏”法之前,难免经常觉得腰酸背痛。
后来,每次对着电脑久了,或者工作累了,就站起来,“伸懒腰”,做“托踏”。别看这动作简单,但却对防止肩周炎以及颈椎病有特效。自从开始练习后,肩周问题的发作,明显就少了许多。而且,在清晨和餐后练习,可以促进消化,养肝理气。每天坚持,对有肠胃问题,或者气血问题的人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
而在练习“托踏”的时候,还有一个细节问题需要注意。锻炼时,还要注意脚趾使劲抓地,有助于眼部保健。尽管脚趾和眼部,看似毫不相关,但现代研究表明,脚趾上很多穴道,其实是和脑部以及眼部有关的。用力抓地,可以刺激脚趾的学位,通过这种方式,让头部的眼睛更有神,对缓解眼部疲劳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