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彩纷呈的“黄帽子”邮戳之一(罕见日戳)

(2015-06-27 12:42:03)
标签:

邮戳

分类: 邮文

精彩纷呈的“黄帽子”邮戳之一(罕见日戳)
     平(出)常,1990.1.28.18——平凡又可爱的邮戳。

     汤瑞华先生是龙的传人研究会的会长,是邮政史方面研究的专家;向他请教、咨询这枚邮戳的情况,得到他的关注。

    哪位邮友了解这枚邮戳的来龙去脉,敬请提供,先谢了。


汤瑞华先生于2015年6月28日发来信息:

曲友,谢谢贴图,看到了。没有看到实物是不可妄语的。这个戳是平信(平常)业务出口戳。分析认为:投筒漏销后经过检查发现补销业务戳。估计是黄帽子开箱取件的。业务戳在邮件上是比较少见的,一般在单据上常见。

北京东城集邮协会会长刘大有先生于2015年6月29日发来邮件:

1990年1月28日销票的北京“平(出)常”日戳,是北京邮政分拣局平常函件出口科使用的日戳。此类日戳一般在封发出口邮件时使用,多加盖在袋牌上,穿绳铅封为邮袋扎口,一般不用于邮件销票。猜测此信可能投入由分拣局负责开筒收件的赶班(黄帽子)信筒,也许在分拣后封发之前发现邮票漏销,便用手头的出口日戳销票了。与此戳同类的还有“平(进)常”、“挂(进)信”和“挂(出)信”等用于内部业务交接的日戳。

  我曾有当年以此“平(出)常”日戳盖销邮票的邮件,好像是贴的人民大会堂4分普票。那天晚上骑车寄信,远远看着小菲亚特已经驶离景山前街大石作胡同口的赶班信筒,于是自己就直接骑到永安路路北的分拣局(现在是北京邮政投递局),大门在大院后面朝北,开在留学路西侧的仁民路。在车间内把信交给了当班员工。大门口的值班员还问我:“今天又是什么投票的最后一天吧?”看来赶“末班车”交寄邮件的情况那时常有发生。至于我赶去交寄的信是什么原因,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

博友谢雨辰26于2015年6月29日发表评论:

此戳不是加盖在袋牌上,是封发出口时编登路单使用的,表示封发局局名。袋牌上封发局与接收局都用胶皮制刻字的小章加盖。

精彩纷呈的“黄帽子”邮戳之一(罕见日戳)
根据落地戳上的时间,此信在途近2天,好像不符合黄帽子信筒的投递速度:
精彩纷呈的“黄帽子”邮戳之一(罕见日戳)

精彩纷呈的“黄帽子”邮戳之一(罕见日戳)
    该邮友在相近的时间,经常将信件投入其单位附近的黄帽子信筒,上面那枚邮戳似乎与黄帽子信筒有瓜葛:
精彩纷呈的“黄帽子”邮戳之一(罕见日戳)

精彩纷呈的“黄帽子”邮戳之一(罕见日戳)

精彩纷呈的“黄帽子”邮戳之一(罕见日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