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分钟穿越3000年邮驿“隧道”

(2015-06-19 17:19:36)
标签:

转载、《邮政周报》

分类: 历史
http://106.39.115.66:8080/uploads1.0/file1432194406859.jpg
鄂君启节是楚怀王颁发给封地在今湖北鄂城的鄂君启于水陆两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证。也是当时楚国水路邮驿的必备通行证,其器型迄今为止仅此一见。
古代邮驿工具:邮用打杵和邮驿竹篓。
清初皇太极使用的通信牌,是通行驿站的凭证,属于驿符的一种。

10分钟穿越3000年邮驿“隧道”

  不知您是否留意过邮储银行卡上印制的骑马小人?其实,这是魏晋时期画像砖上的图案,图案上正快马加鞭赶路的古人,正是我们邮政员工的“老前辈”——驿使。邮驿是“古代邮政”的象征,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信息的传递和传递信息的人。
  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为此,本版特带您走进邮驿“博物馆”,在分分钟的时间里感受一场3000年邮驿史的穿越之旅。

中国邮驿的历史变迁

     中国古代邮驿有邮、置、遽、传等不同名称,汉朝始称邮驿,元朝称站赤,明清两代通称驿站。自周朝起至清朝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建立大清邮政、清末“裁驿归邮”为止,中国古代邮驿存在了约3000年。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推测商代已经有了有组织的通信活动。随着历史的更迭,历朝历代的邮驿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和变迁。
  周驿 周朝是最早有记载邮驿出现的朝代,当时设立了烽火台传递紧急军情,设立邮驿传递军报和政令。孔子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在他的心里,邮驿是速度和广泛的代表。可见当时邮驿已经相当普遍,而且邮传速度也相当快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各诸侯国设有邮驿,并将其运用于战事之中。如《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中说:庸人叛楚,楚王为调兵遣将反击庸军,不乘战车,改乘常见的邮车,会师于临品,出敌不意,击败庸军,灭掉庸国。
  秦汉邮驿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筑驰道,一法度,车同轨,书同文,开河渠,兴漕运,为邮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的法律甚至规定了传递官府文书的时间要求、登记手续、人员条件、生活待遇以及奖惩办法等。可以说,邮驿发展到秦朝时已经是相当规范的“政府机关部门”了。秦灭亡后,汉朝继承秦制,又规范了邮驿范围,每三十里置驿,每驿设官掌管。汉代经营西域时,邮驿又有了更大的发展。“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后汉书"西域传》中的这段话记录了当时邮驿发展的情景。
  唐驿 唐朝建立了强大的封建帝国,经济发达,丝绸之路远达欧洲。邮驿设置遍于国内,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办三种,共1639处。唐朝出现了中国早期的报纸——邸报,唐玄宗开元年间(713至741年)的《开元杂报》已用木板雕刻印成单张。这种古代的报纸,当时也由邮驿传递。
  宋驿 宋代(960至1279年)邮驿的规模不如唐驿,但有新的改革,一是驿卒由平民改为士兵担任,二是战时设急递铺。
  元驿 元朝由于军事活动频繁,疆土不断扩大,邮驿也随之而发展。元驿特点是:驿政有蒙古站赤和汉地站赤之分,前者属通政院,后者属兵部;规模远超汉唐。据元《经世大典》记录了元驿的概况:“凡在属国,皆置传驿,星罗棋布,脉络贯通,朝令夕至,声闻毕达。”
  明清邮驿 明清两代邮驿,大多沿袭旧制。清代中叶后,驿站经费成了地方官吏贪污中饱的财源。驿政废弛,驿递迟缓。随着近代邮政的建立,古老的邮驿制度终被完全淘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