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吃黄连(成语与健康)

标签:
转载、《北京晚报》 |
分类: 养生 |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等的根茎。重庆市石柱县盛产黄连,产量居世界的40%,居全国的60%。至今,在石柱县黄水坝流传着一个石柱黄连的动人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石柱县黄水坝老山上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姓陶的医生。妻子和两个儿子相继病死,因家境贫寒,无力抚养,三女儿也送给了别人家,只留下幺女,父女相依为命。陶医生雇请了一名叫黄连的帮工,替他栽花种草药。
没过多久,黄水坝一带的老山上不少人都得了一种相似的疾病,患者高热烦躁、胸闷呕吐、泄泻痢疾、肿痛。陶家幺女算是个幸运儿,她没染上这种怪病,有一年春天,陶幺女踏青外出,在山坡上,她忽然发现一种野草的叶边沿具有针刺状锯齿,长有很多聚伞花序,有黄色的、绿色的,也有黄绿色的,于是顺手拔起这些野草,带回家种在园子里。
次年夏天,陶医生外出治病,其间,陶幺女也卧病在床,厌食不饮,一天天瘦下去,只剩得皮包骨头了。陶医生的几位同乡好友煞费苦心想尽办法,也没治好陶幺女的病。黄连心想,陶姑娘在园子里种下开黄绿色小花的野草,怎么不可以用来试一试?当他把这些野草连根须叶一起洗净下锅煮了一会儿工夫,一看,锅中的野草和汤全都煮成黄色的了。黄连正想舀一碗给幺女送去,突然想到,万一有毒,岂不是害了陶姑娘?不如自己先尝一下,只要自己没被毒死,就让陶姑娘喝这汤。他随即一饮而尽,只是觉得味道好苦。
隔了两个时辰,黄连见自己手脚都动得,话说得,耳听得,眼见得,这才端一碗让陶幺女服下,说来也怪,陶幺女喝下这野草汤,病竟然就好了,老山上的乡亲们得知陶幺女喝了用野草熬的汤痊愈的消息后,都去采挖这种野草来熬汤服用,结果他们的病都痊愈了。但不久,黄连在一次采药中不慎摔成重伤,他带着苦恋去世了,临死前他对陶幺女说:“陶姑娘,我爱你,可我等不到了……”陶幺女为了纪念黄连,表达对他的爱慕之情,便把这种清热解毒、味苦的草药称为“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胃、大肠、肝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本经》、《纲目》、《本草备要》等20多种本集均有论述。黄连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古往今来,黄连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的应用非常广泛,据十几部医书记载,从东汉至今近十个世纪间,大致有5%左右的方剂含黄连,平均每二十个处方就有一个含黄连的处方。目前仅以君、臣、使、佐入药的中成药就多达数十种。如黄连上清丸、黄连清胃丸、黄连羊肝丸、复方黄连素片、朱砂安神丸、黄连清心丸等。
黄连含小檗碱7%至9%以及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非洲防己碱等生物碱,尚含黄柏酮、黄柏内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作用有六:
一可治疗糖尿病:实践证明,黄连素不仅具有抗升糖激素的作用,还能促进胰岛b细胞的再生,对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二可治疗高血压病:黄连素能竞争性地阻断血管平滑肌受体,引起血管扩张,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三可治疗高脂血症:黄连素能明显增强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肝脏过氧化脂质的水平及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肥胖症、脂肪肝及动脉硬化有很好的疗效。
四可治疗小儿腮腺炎。
五是不同浓度的黄连煎剂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7种革兰氏阴性菌及葡萄球菌、A-溶血性链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5种革兰氏阳性菌皆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犬小芽胞菌、絮状表皮癣菌、堇色毛癣菌、共心性毛癣菌、红色毛癣菌、足跖毛癣菌、白色念珠菌、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菌、铁锈色小芽胞菌、羊毛状小芽胞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一沃尔夫氏表皮癣菌、芽生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真菌均有抑菌作用。
六是不同浓度的黄连煎剂,对流感病毒PR8株、甲型流感病毒、亚甲型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均有抑制病毒原生小体的产生作用。
前一篇:寄自人民大会堂的戳片
后一篇:皇袍一定是黄色的吗(寻根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