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 日下午在北京市东城 区第一文化馆,举办的第151次北京集邮茶座、东城和鼓楼邮会第883例会联合举办集邮家赵人龙同志追思会,缅怀赵老,寄托哀思。默哀后,林轩 宣读讣告,刘大有介绍赵老逝世后集邮界以各种方式表达的怀念之情和对赵 老亲属的深切慰问。 赵老的同乡王厚邦回 忆17年来赵老参加圆明园邮学会年会、普票研究会北京例会,并展示赵老为《王厚邦邮学论文集》祝贺的题词。王宏伟从他多年来拍摄的赵人龙老照片中选取特写镜头,介绍赵老1994-1995年担任《中国集邮报》“为您服务”版编辑期间和发表《中国邮票史话》等连载集邮文章的概况。林轩以赵老研究小龙邮票为例说明赵老节俭集邮的理念,靠丰富的邮识慧眼识珠,从纸篓中发现“珍邮”;20世纪80年代,赵老还为促进集邮界的团结协作做出了贡献。刘大有回顾了赵老在集邮研究写作和工具书编纂方面的突出成就;曾4次聆听赵老在北京集邮茶座主讲、22次一起参加普票研究会北京例会,得到赵老亲自指教。徐永胜、史燕妮、张路明等回忆了赵老慈祥谦和关心集邮晚辈,耐心帮助集邮者释疑解惑,解读外国邮品不厌其烦的感人事例。胡大华从赵老的十几封亲笔信回忆赵老慈父般的关心:祝贺生日,及时告知心仪邮品的信息;目前他已经收集了数万字关于赵老的资料。谷行丰倡议集邮界共同努力编纂《赵人龙集邮文集》,这一建议得到与会者的认同,会后立即启动搜集编目。与会者缅怀赵老,深感从赵老的教诲中受益匪浅。我们要学习和继承赵人龙同志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对集邮学术研究不断探索永无止境的精神。我们还要学习他正确的集邮理念,如节俭集邮的理念,增长邮识重于邮品收藏的理念,发展传统集邮也重视现代集邮的理念,走出邮票到社会中学习的理念,等等。有待我们认真总结继承,发扬光大。 (刘大有)
注:压题照片中站立者,为本次“追思会”的组织、主持人林轩先生。与会者为北京市各个集邮协会的负责人。
(全文摘自“龙的传人集邮研究会”会刊《环球邮苑》总第66期、2014年12月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