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特种信函

标签:
自然封 |
分类: 邮文 |

在上个世纪,许多邮政用品经常被民众使用。下面贴来的几种信函,大家或许还比较熟悉,但,进入新世纪,随着“特快专递”的发展,我们对它们逐渐就生疏了。
1.特种挂号信函:
以前多用于寄装有粮票、布票、油票、户口迁移证、粮食转移证和团组织关系的挂号信函,必须使用邮局制售的特挂信封,交寄时要填写特种挂号信函内件清单一式二份,并在清单上盖章或签名,邮局收寄人员按照内件清单点验内件后,会同寄件人封固,并办理加贴封志等手续。
我保存的特种挂号信封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被使用过的。我母亲当时在河南五七干校劳动,因身体原因回北京修养,五七干校便定期用此种信函将全国粮票(母亲的口粮)邮寄过来。这几枚信封上的邮戳不是很清晰,但上面的普票还是蛮招人喜欢的。
保价信函可以寄递各种有价证券和认为重要的文件、身份证、户口簿、储蓄存单、存折、支票、证据、提货单和准许寄递的外币、贵重集邮品等。保价信封由邮局制售,除开口端外,其余部分用线缝住。客户交寄信函时,应当面验视,然后封口。封口有签条,在骑缝处加盖邮戳和私章。保价也属给据业务,保价费为物品价值的百分之一。邮费视重量计。保价信函最高保价限额为50000元,如发生损毁、丢失,邮局按照保价额赔偿。
从邮戳上看,我保存的这枚保价信函是1988年5月25日自无锡寄出,1988年5月29日到达北京的。信封后面贴着的10枚普票使人爱不释手,我当时就是冲着它们从同事手中硬磕下来的(他不集邮,不知其的珍贵,反正最终也是扔进纸篓)。
3.银行挂号信:
各银行系统内互寄联行、结算凭证和跨系统互寄结算凭证的挂号信函,使用特定标记的专用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