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桥(一)(电话磁卡)

标签:
电话磁卡 |
分类: 邮文 |

“中国古桥(一)”电话磁卡介绍:
1.赵州桥面值20元,
2.卢沟桥面值20元,
3.枫桥面值50元,
4.双龙桥面值50元,
5.五亭桥面值100元。
关于“中国古桥(一)”:
1.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6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时隔约1397年(也有些资料为大约700年),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
该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赵州桥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河北民间将赵州桥与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菩萨像并称为“华北四宝”。
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两端宽9.6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2.旧卢沟桥亦作卢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这座古老的桥又增添了新的意义。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十一个涵孔。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卢沟桥两旁有281根汉白玉栏杆,每根柱头上都有雕工精巧、神态各异的石狮,或静卧,或嬉戏,或张牙舞爪,更有许多小狮子,或爬在雄狮背上,或偎在母狮膝下,千姿百态,数之不尽,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
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是“燕京八景”之一,看晓月要在黎明时分,站在古桥上,凭栏远眺,西山叠翠,月色妩媚。
3.枫桥,旧称封桥。位于原苏州西北七里小镇枫桥镇,横跨于运河支流之上。枫桥只是一座江南普通的月牙形单孔石拱桥,长39.6米,高7米,宽4.2米,跨径10米。始建于唐代,据推断距今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明崇祯末年、清乾隆三十五年都曾修缮过,现存的枫桥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的。据史略记载,古时这里是水陆交通要道,设护粮卡,每当漕粮北运经此,就封锁河道,故名为“封桥”。与枫桥毗邻的是寒山寺,始建于梁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唐时名僧寒山在此任过住持,遂将枫桥寺易名为“寒山寺”,至今在大殿佛旁嵌有寒山子诗36首。
4.双龙桥位于建水城西3公里的泸江与塌冲河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长148米,宽3-8米,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被认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5.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其最大的特点是阴柔阳刚的完美结合,南秀北雄的有机融和。五亭桥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该桥建于莲花堤上,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巡盐御史高恒及扬州盐商为迎奉乾隆帝而建,是因为建于莲花堤上,所以它又叫莲花桥。
桥的造型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桥下列四翼,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彼此相通。每当皓月当空,各洞衔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不可捉摸。正如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唐杜牧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之句。五亭桥中秋时正侧有十五个卷洞因此有徐凝的《忆扬州》五亭桥,古称“莲花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带。因桥上建亭,故又名五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