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鸿雁传书(邮戳的魅力)

(2014-06-04 17:03:37)
标签:

邮戳欣赏

分类: 邮文

鸿雁传书(邮戳的魅力)

两岸邮政部门于今年的五月份首次联合发行邮票,邮票名称《鸿雁传书》。有所不同的是中国邮政该套邮票的发行日期为5月10日,面值1.20元(见下图),台湾邮政发行日期则为5月9日,面值新台币9元(见下图)
    此次联合发行邮票,这也是两岸隔绝64年以来,继两岸三通后又一重大举措,令人鼓舞

邮友李蕴珍女士在5月10日寄给我一枚盖了许多邮戳的明信片(见压题照片),细细把玩,实在令人爱不释手:

1.“北京.飞鱼邮驿(临)1”邮戳:是用于盖销邮资的邮政日戳;“临”代表为了某事件临时启用的邮戳(一般情况下,该事件结束后便不再使用,此类邮戳比较珍贵,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启用的一些“临”字邮戳)。

2.“北京.西罗园(投)3”邮戳:是某邮局收到该邮件,并将其投递给收件人时加盖在邮件上的邮政日戳,俗称“落地戳”;与上述的“用于盖销邮票的邮政日戳”共同形成“邮路畅通”、“完成投递”的代表标记。

3.鸿雁传书”纪念邮戳:是集邮部门为发行的某种邮资票品专门刻制的具有艺术性的邮戳,仅在该邮资票品发行首日具有盖销邮资的功能。一般仅在集邮部门摆放几天,供集邮爱好者使用。右面方形的纪念邮戳为中国集邮总公司刻制,左面方形的纪念邮戳为北京市集邮公司刻制。


大陆发行的邮票及总公司首日封:

鸿雁传书(邮戳的魅力)
鸿雁传书(邮戳的魅力)

台湾发行的邮票:

 鸿雁传书(邮戳的魅力)


关于“鸿雁传书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指邮递员。何以“鸿雁” 代称书信和邮递员呢?溯其源,有着这样一个故事:西汉时期,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政权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要他们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俸禄和高官,苏武严词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事正值严冬,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每天忍饥耐寒,“渴饮雪,饥吞毡”,顽强的地活了下来。  

单于见软硬兼施都无法劝说苏武投降,也无计可施,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北海(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牧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这实际上是要让苏武永远流放在北海,永无归期。  
    苏武来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是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群羊。苏武每天拿着那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19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世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汉武帝也死了,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继任皇位。   

后来,汉朝使者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便要求单于放了他,并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这就是“鸿雁传书”的故事。  
    关于鸿雁传书,还有另一个版本: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一日,王宝钏正在挖野菜,忽闻空中鸿雁连声鸣叫,遂请求代为传书给自己的丈夫。一时之间也找不到笔墨,王宝钏情急之下,从罗裙上撕下一块布,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一封思念书信,倾诉对爱情的忠贞和盼望夫妻团圆的心情。前者是对国家的忠心,后者是对爱情的忠贞,这两则典故的流传,让“鸿雁”成为古代通信的使者,也让这两个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