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课中学习了蔡斯和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后,学生得出结论: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那么,病毒入侵时其蛋白质成分都不进入吗?高等教育出版社沈萍主编的《微生物学》P174有:T—偶数噬菌体脱壳与侵入是一起发生的,仅有病毒核酸及结合蛋白进入细胞,壳体留在细胞外。该书P170:参与病毒感染复制的酶有三个来源:一是宿主细胞酶或经病毒修饰改变了的宿主细胞酶;二是病毒的一些非结构蛋白,如正链RNA病毒在复制时产生的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三是存在于毒粒(该书P164:毒粒是病毒的细胞外颗粒形式,也是病毒的感染形式)内的毒粒酶。毒粒酶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参与病毒进入,释放等过程的酶,如T4噬菌体的溶菌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等;另一类是参与病毒的大分子合成的酶,如逆转录病毒、嗜肝DNA病毒的逆转录酶,所有dsRNA病毒、负链RNA病毒以及一些dsDNA病毒毒粒中存在的转录酶等。一些复杂的病毒,如在细胞质内复制的痘病毒还具有许多参与RNA转录物加工和DNA复制的酶。由上可见,病毒入侵时,并非所有蛋白质成分都不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不只是存在于病毒外壳中,而只是作为外壳的蛋白质一般不进入罢了。下面一道高考题也能说明类似问题:
(2014江苏卷)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http://s16/bmiddle/003BVwzYzy75IN8ofcX7f&690
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
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
C.通过④形成的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
说明:HIV是具有囊膜的病毒,而具囊膜病毒是整个病毒颗粒,即脂质的囊膜和细胞膜识别后融合,然后RNA连带蛋白质衣壳一并进入细胞内。进入细胞后衣壳解聚,释放RNA,同时衣壳内的逆转录酶开始逆转录RNA产生DNA。凡是有囊膜的病毒均如此,多数动物病毒有囊膜。
答案为B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