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业设计——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一课《曹刿论战》作业

(2017-10-09 07:33:29)

作业设计——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一课曹刿论战作业

鄂州市鄂城区泽林中学    伍连峰

 

1. 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          体(体例)历史著作           》,作者相传是          时期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伐我      必有我       B忠之      引凄异

  C.衣食所      能辨我是雄雌   D.公将      作气

 

3. 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        物喜,不已悲    

B.小大      四时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我也

D.登轼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请划出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
    1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刿:                                                                 

鲁庄公:                                                                  

7、文中相关论述看,鲁国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

                                                                     

                                                                     

 

8.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1)夫大国,难——                           

   2)望其旗——  

 

9、课外收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为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了解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与同学们交流。

 

21  曹刿论战

1. 编年  左传  春秋  左丘明   2. D    3.B   4、(1)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2)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3)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4)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5、1/以一战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6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7、鲁国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在军事上后发制人。8、1)深不可测(高深莫测、莫测高深、心怀叵测、居心叵测、天有不测风云)(2)望风披靡(所向披靡、所向风靡、望风而靡)9、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