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实践课队伍的组织和调动技巧
(2014-03-27 12:23:00)谈体育实践课队伍的组织和调动技巧
双甸镇中 于小峰
体育课的队伍组织和调动,是体育实践课的一大特色。体育课有着练习时间多,活动范围大,变化多的特点,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处于动的状态。又因教材的不同,场地的不同,时间的不同,学生的不同,队伍的组织和调动也不同,这就给体育教学的组织工作带来了复杂性。而在一堂体育课中队伍的组织和调动的好坏如何,又将直接影响这堂体育课的质量高低。所以,能不能合理组织和调动队伍,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我们体育教研组一次主题为“队伍的组织和调动”的教研活动中,如某老师执教“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其中队伍的组织和调动涉及示范和讲解时如何安排队形;进行练习时如何安排队形;分组和不分组又如何调动;场地大小不同又如何组织调动等。这中间错综复杂,如果考虑不周密,就会浪费时间,影响课堂效率,甚至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该老师较好地把握了这一点。下面我们小组就结合这节课,专题讨论在体育课中如何合理地进行队伍的组织和调动。并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调动队伍必须掌握节约时间,缩短距离的原则
一节课只有有限的45分钟,要把有限的时间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学习和锻炼。那就需要我们合理地调动队伍,这样才能节约时间,为此,就要在体育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 进行练习时,场地的选择和利用,队伍的变化与调动,都要通盘考虑,做前一个练习时要为下一个练习作准备。某老师一节课在篮球场执教,既适合这节课的内容,也使学生比较容易入课,场地的选择比较合理,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充分地利用了场地。在准备部分绕篮球场边线做各种熟悉球性的练习队形,也给后面的讲解和接下来的篮球游戏“我运你抢”作了准备,使教学衔接自然,不需要多余的调动。
2. 应遵循减少不必要调动的原则,能够一次调动好,就不要进行第二次调动。
例如讲解和示范的队形和学生练习的队形结合起来,那就用一次调动来安排好,不要讲解示范调动一次,练习再调动一次,这样就浪费了时间,影响了练习的密度,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一节课中,老师在基本部分的练习中,练习队形相对固定,都是在四列横队的基础稍加变化,这样减少了不必要的调动,效果较好。
3. 使那些不能移动的场地器材首先固定下来,让那些可以移动的器材尽量靠近固定的场地器材,以便缩短队伍调动的距离。
二、调动队伍时应考虑到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调动队伍时一定要有组织的调动,不能像一盘散沙,放任自流,但这样的调动又不能完全像队列练习中要求的那样既严肃又严格的调动。有些情况下,教师自己调动是最为合理的,如果老师不能直接调动时,要培养好助手,发挥好小组长和体育骨干的作用。该老师在这堂教学课中采用了第一种方式,即教师自己来调动队形,这样学生也容易听指挥调动,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轮换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比较多,如某老师在基本部分中采用了二人一组互换练习的方法,但总体仍保持了四列横队的队形,这样便于教师调控和指导,这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如采用放任自流的调动队伍,必然会造成教师无法全面兼顾。另外有些队形,如游戏队形不容易调动好,但这也要尽量避免解散后再集合来调动队伍的方法,因为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往往由于教师不善于调动队伍,而占去很多的教学时间,所以教师一定要花功夫去研究队列,熟练调动队伍,使教学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安排队形要合理
这里所说的安排队形要合理,是指教师在安排练习时的队形要合理、实用。合理安排队形必需符合以下几点:
1. 要使学生能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安排队形时,必须根据场地器材、教材的动作结构和学生的人数多少来考虑,必须使学生最大限度的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以便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
这种队形由于学生人数较多(50多人),使后面两排的学生较难看清教师的示范动作,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建议采用如图2的队形,让教师到队伍的中间去讲解示范,这样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2. 要便于教师的观察和指导。例如如果队形安排不合理,就很难照顾全面,对学生的练习也不便于全面观察。这样不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 要便于学生间的相互观察。例如在这节课中,在最后的练习尝试过障碍的练习中,该老师安排的队形是前后重叠的队伍,那就不便于后面同学观察,这样很容易造成队形的混乱,如教师把它安排成扇形的话,(图略)
那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学生既能参与练习,又能看到其他同学的练习动作,从而进一步强化动作意识。
4、要以确保安全,相互不妨碍为原则。我们体育教学最终的目的是强身健体,而保证安全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所以在调动和组织队形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容易造成事故的学习内容,如投掷教学时,我们要尽量避免对投的队形。
以上是我对队伍的组织和调动这一教学问题的浅析,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