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余映潮作文层级训练二:选材立意训练

(2014-11-25 15:04:45)
标签:

转载

分类: 作文教学

选材立意训练

特级教师    余映潮

 一、教学创意

  针对学生在记叙文选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材料虚设、材料空洞、材料陈旧、材料的意蕴肤浅),从真实、小巧、新颖、深刻四个方面引导学生选材,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创新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中考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

  ㈠导入

  ㈡选材活动之一:选择“真实”的材料。

  1.教师谈话:真实,是记叙文选材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真实,才能反映生活的本质,才能表达真挚的情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选材实践

  ⑴学生以“说说我们班”为题进行选材。

  ⑵教师出示两则材料让学生比较。

  材料一: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个个都是刻苦学习的典型;咱们班班风良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材料二:咱们班有“八大族”。“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寝室熄灯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轶闻趣闻绯闻津津乐道……“眼镜一族”、“足球一族”、“语文一族”、“数学一族”、“电脑一族”也各有特点。

  ⑶师生讨论明确:

  第一则材料存在美化人物、编造故事的毛病,缺乏感染力;第二则材料原汁原味,真实可信,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

  ㈢选材活动之二:选择“小巧”的材料

  1.教师谈话:大材料(大的事件、大的场面、人的复杂经历……)运用得当,能够很好的表现主旨反映时代风貌。但我们初中生很难把握这样的大材料,且初中作文篇幅短小,也难运用大的材料。因此,我们应善于选择小材料,表现大主题。

  2.选材实践

  ⑴学生以“家乡的变化”为话题进行选材

  ⑵教师出示两则材料让学生进行比较

  材料一:我所在的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修了一条公路,交通更便利了;兴建了一个大型农贸市场,生意更兴隆了;兴建了一个文化娱乐中心,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

  材料二:十年来,我家搬了三次家。第一次搬进“二室一长厅”,极差的居住条件带来了许多不便;第二次搬进了真正的二室一厅,比原来的房子好多了,一连串的问题也相继涌来;第三次爸爸从单位买了三室一厅的住房,房子既宽敞又明亮……

  ⑶师生讨论明确:第一则材料是较大的事件,往往会因感受不深写得肤浅空洞;第二则材料由于试点集中,容易写出具体的内容和真实的感受。

  ㈣学生活动之三:选择“新颖”的材料

  1.教师谈话:有人说: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比作鲜花的人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蠢材。这句话道出了创新的重要。作文选材也是如此,只有选择“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新颖材料,才能给人审美的愉悦,才能给人全新的启示。

  2.选材实践

  ⑴学生以“幸福”为话题进行选材。

  ⑵教师出示两则材料让学生比较。

  材料一:我不小心摔折了腿,不能去上学,心里十分烦闷。后来很多亲戚轮流来看我,同学们也每天抽时间陪伴我,还给我补课,我感觉到很幸福。

  材料二:班主任的晚自习上,大家都在抄黑板上的作业,我这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差生,眼睛近视没法抄,于是向前面的同学“借光”,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罚我站在讲台旁边抄,我回到座位上,同桌的难兄难弟一边抄我的,一边说:“你真幸福,这么快就抄完了,要是我也被罚上去抄就好了!”看着我第一次抄得这么完整的作业本,听到同桌的羡慕的声音,我的心头涌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满足。

  ⑶师生讨论明确:第一则材料属于“你有我有全都有”的陈旧材料,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则材料以幸福写不幸,以乐境写哀情,反映了教师歧视差生的现象,视角独特,新人耳目。

  ㈤教师活动之四:选择“深刻”的材料

  1.教师谈话:鲁迅先生曾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就是指材料中蕴含的立意要深刻。深刻的材料往往能给人不尽的思索,强烈的震撼。

  2.选材实践

  ⑴学生以“生日”为话题进行选材。

  ⑵教师出示两则材料让学生比较。

  材料一: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送给我梦寐以求的礼物;老师送给我祝福的话语;同学们为我开生日晚会,远方的朋友也给我发来祝福的短信。我感觉到好温暖好幸福。

  材料二:不知从何时起,学校里刮起了一股风——给过生日的同学送礼物。今天是好朋友张琴的生日,我不知怎么办才好。送吧,这个月为给同学送礼物借了好几回钱了;不送吧,又不好意思。我感到很困惑:同学过生日,送礼物既浪费钱财,又耽误学习,这是何苦呢?为什么社会上的“人情风”竟刮到校园里来了呢?

  ⑶师生讨论明确:第一则材料表现了亲情、友情、师生之情的美好,立意健康,但不够深刻;第二则材料通过一件小事件反映了一个大主题——人情之风不可长,能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㈥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记叙文选材的四个要求:选择“真实”的材料、选择“小巧”的材料、选择“新颖”的材料、选择“深刻”的材料。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记叙文写作训练中,对材料进行精心的组织、小心的遴选,细心的鉴别,力争在生活的海洋中采撷到绚丽夺目的珍珠。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