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州黄檀—巴西国王木、紫花梨、紫罗兰酸枝

标签:
365大明名贵硬木佛珠赛州黄檀巴西国王木紫花梨、紫罗兰酸枝 |
分类: 木材类 |
赛州黄檀—巴西国王木、紫花梨、紫罗兰酸枝
http://s10/mw690/003BHVsDzy7cD154Qfn59&690中文学名:赛州黄檀
拉丁学名: Dalbergia cearensis Ducke
市场俗称:紫花梨、紫罗兰酸枝、巴西国王木
蝶形花亚科,黄檀属,宽1.5 cm,内含一枚种子;未成熟的荚果绿色,成熟后变成褐色。
http://s5/mw690/003BHVsDzy7cD14DwDqb4&690赛州黄檀是小至中乔木。树干直,树高可达30 m,胸径可达60 cm,通常25~40 cm。树皮和枝、叶均光滑。托叶易落;叶复合状,浅绿色;小叶呈现倒卵形,光洁无毛。花浅黄色至白色,花序聚伞状,荚果长5~7 cm,宽1.5 cm,内含一枚种子;未成熟的荚果绿色,成熟后变成褐色。
http://s14/mw690/003BHVsDzy7cD14k5Vb2d&690据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和纽约植物园的植物标本室的记录显示这个树种在伯南布哥州的黑山生物保护区生长于紫色的砂质土壤中,多为高2.5~4.0 m的灌木或小乔木;在巴伊亚州和塞阿腊州的卡廷加地带生长于橙色砂土,为多分枝的小乔木。叶均光滑。托叶易落;叶复合状,浅绿色;小叶呈现倒卵形,光洁无毛。花浅黄色至白色,花序聚伞状,荚果长5~7 cm,宽1.5 cm,内含一枚种子;未成熟的荚果绿色,成熟后变成褐色。
http://s8/mw690/003BHVsDzy7cD14HTLNf7&690赛州黄檀的产地位于巴西高原东北部的低矮丘陵地带,气候炎热而干旱,年平均气温25~29 ℃,年降雨量200~800 mm,少数地区可达到1 000~1 600 mm。伞状,荚果长5~7 cm,宽1.5 cm,内含一枚种子;未成熟的荚果绿色,成熟后变成褐色。
http://s9/mw690/003BHVsDzy7cD159b7Ob8&690赛州黄檀分布区域在巴西联邦共和国东北部,具体的范围位于南纬5~15°,西经38~45°的地带。这个树种的主要产地在塞阿腊州;其次是皮奥伊山区,包括伯南布哥和帕拉伊巴两州的西部及皮奥伊州南部;再向南分布到巴伊亚州内地沿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延伸至米纳斯吉拉斯州北部。
http://s6/mw690/003BHVsDzy7cD15dGfje5&690
赛州黄檀用于镶嵌细木工,小型工具柄,乐器和木雕等,因黑色直纹明显,弦切面宜作吉他背板与侧板。联邦共和国东北部,具体的范围位于南纬5~15°,西经38~45°的地带。这个树种的主要产地在塞阿腊州;其次是皮奥伊山区,包括伯南布哥和帕拉伊巴两州的西部及皮奥伊州南部;再向南分布到巴伊亚州内地沿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延伸至米纳斯吉拉斯州北部。
http://s5/mw690/003BHVsDzy7cD1g22tSd4&690
赛州黄檀在欧洲国家的使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期,当时的西班牙阿拉贡王朝的一把瓜达卢佩琴部分采用了欧洲黄杨木(Buxus sempervirens)和赛州黄檀(Dalbergia cearensis)胶合制作。这个树种的主要产地在塞阿腊州;其次是皮奥伊山区,包括伯南布哥和帕拉伊巴两州的西部及皮奥伊州南部;再向南分布到巴伊亚州内地沿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延伸至米纳斯吉拉斯州北部。
http://s3/mw690/003BHVsDzy7cD1gkDjI62&690赛州黄檀作为家具用材的主要流行于18世纪的法国,英国以及低地国家荷兰,其中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王室家具较多地使用了这种木材而使之名声远扬,自此,赛州黄檀便被人们尊称为“国王木(Kingwood)”。西经38~45°的地带。这个树种的主要产地在塞阿腊州;其次是皮奥伊山区,包括伯南布哥和帕拉伊巴两州的西部及皮奥伊州南部;再向南分布到巴伊亚州内地沿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延伸至米纳斯吉拉斯州北部。
http://s15/mw690/003BHVsDzy7cD1gFgGGee&690此类材料密度高,比重大,有淡淡的木香,但没有海南黄花梨独有的降香味,木性稳定,花纹成色超过其他硬木。中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王室家具较多地使用了这种木材而使之名声远扬,自此,赛州黄檀便被人们尊称为“国王木(Kingwood)”。西经38~45°的地带。这个树种的主要产地在塞阿腊州;其次是皮奥伊山区,包括伯南布哥和帕拉伊巴两州的西部及皮奥伊州南部;再向南分布到巴伊亚州内地沿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延伸至米纳斯吉拉斯州北部。
http://s15/mw690/003BHVsDzy7cD1gQRCm1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