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词叫“底层流量”,是那些大咖写手貌似无意间的矜持。他们说自己的读者至少本科以上(虽是调侃),或者婉转表达自己的读者主要在一线城市(谁都知道这是高学历扎堆的地方)——能感觉到实力不凡的作者们急于把自己同乌合之众撇清的心情。的确,自媒体这块,若以流量论英雄,才子未必占上风,原因很简单,“底层流量”就是多数人的爆栗。而收获底层流量根本无需才高八斗。甚至毫无门槛。原来以为互联网时代只是文字的门槛比较低,却其实,只要有足够的底层流量,任何形式的自媒体门槛都低。所谓的底层流量,就是只喜欢八卦窥私,肤浅无趣的读者群,包括只需要情绪价值的女人和只需要感官刺激的男人,共同特点是不用动脑筋。何况这个底层,除了客观事实的大金字底,还包括中上层的“临时底层”——本科以上就不吃瓜了?我不也忍不住偶尔点进去?倘有美女艳照,俊彦不也会看一眼?虽然读过后会把文字稀烂的作者鄙视一番,可流量已经贡献了,你奈人何。所以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流量层。无论你看不看得起底层流量,它都在那里。也所以拥有底层流量的草台作者,仍然可以顾盼自雄。
想想挺可怕的。一直以来我们都默认为精英引领人类文明——可能那是因为在古代纸和书是底层遥不可及的圣物,现代社会发展尤其网络的惊人普及,让圣物变成玩物。就像洪水漫过一切,所有人都浮在一个平面上,谁都识字,谁能引领谁呢?早些时候天涯社区的黯然退场说明了什么呢?天涯不就是和”底层流量“反着的么,混天涯的在当时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吧,彼时大多数人恐怕连上网都不会吧?现在精英圈的退场正好给”底层流量“让道。各种毫无营养的小视频,直播秀和小作文成为时尚之王。底层流量有多凶猛,其实我们都知道,只是健忘罢了,70多年前靠”底层流量“谛造了一个新证券,50多年前又利用”底层流量“制造了一场浩劫,谁知道今天的底层流量又会干出什么来。现在打开自媒体就如进入某宝某多多,扑面而来的地摊风,爱玛仕怎么可能出现在这个市场,难怪不少实力派作者都停更了,尚在坚持的也不得不照顾着”底层流量“——那个善于写长文的才子,其实在我看来完全可以言简意赅一些,但他肯定预料到不行,因为如果不掰开揉碎絮絮叨叨地用大白话写得一清二楚,可能很多人会看不懂,会掉粉,他断然舍不得这层流量。是的,底层流量就是这样,不能复杂,千万别跳跃。你只有把文章写得又经济又实惠才有人捧场,就像一个女人必须长得又纯又欲的样子才让人销魂。但是底层流量的围剿实际上已经让”非底层“生存困难了,如此,”非底层“早晚将成为异类(参考50年前的实验)?正如生机勃勃的癌细胞不客气的占位。会同归于尽吗?文化最终就这样完蛋吗?
越来越读不到好文章,心里憋屈,麻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