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抱歉

(2022-04-05 10:16:01)

       今年的4月3日是我母亲去世十周年祭日,清明也没法回老家扫墓,于是我准时在这一天就在楼下给父母亲烧了好大一堆金银,再叨叨些慰问的话,也不知他们收到没有,至少我是没有耽误时间的——我母亲是个急性子,我怕她在天上催个不停,催得我植物神经紊乱,所以赶紧乖乖地把事办了。

       回顾我与母亲令人抓狂的相处过程,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她的急性子和我的自由散漫的不相容。先举几个例子说说我母亲的急性子。例1,小时候我们看电影,通常快结束了影院的灯就会亮起来,若是夏天电扇也开始停了,给大家一个提醒准备散场。但我母亲不,她根本不会等到这时候,她只要胸有成竹地说一声“完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站起来,抓着我的手从位置上一个个挤出去,不管我的满腹狐疑。有时候都走出大门了,人家电影里还在对白,我母亲仍然头也不回。当然多数时候是刚走到门口灯就亮了,片尾曲响起,这时我母亲脸上就浮现出预言帝一般的骄傲来。而我则磨磨蹭蹭地一步三回头,就想多听听歌。但我母亲不肯,把我拽进夜风中,风一样地往家奔。例2,每年的正月十五厂里耍龙灯,家家户户鞭炮接龙。我家在楼最西头的单元,正常的话,龙灯从我家后面的楼前耍过,从西头转到我家正门再往东继续,可是我母亲每次都刚刚看到龙灯的影子就催我父亲“点烟了点烟了”,不等它转到我家正门,还在后门(等于是后面楼人家的正门)就急不可耐地一把夺过我父亲的烟头把绕在衣杈子上的鞭炮点燃了,噼哩叭啦一阵爆响,把我母亲爽得不行……可等人家龙灯正式绕到正门前,已经没得放了!每年我和父亲都反对她这么干,每年都反对无效,气得我直跺脚。例3,我母亲每天带着我晨跑,路上经过厂区车间绿化带,那里种了很多金桔,跑着跑着我母亲见左右无人就摘一个给我吃,青皮的,很硬,味道像橘子皮,我还以为金桔就是这样的,多年后吃到金黄的又软又甜的金桔,不由得怀疑人生。不过我母亲有她的解释,她说长熟就被别人摘光了。同样的原因,她在她的车间办公室后面种了一棵葡萄,结出的葡萄还青梭梭的,她就全部摘下来用报纸包了带回家来给我吃,哇,那叫一个酸,吃一颗得在嘴里含半天。她也是理直气壮的:熟了早就被人吃泠光了……固然有这个原因,但我怀疑主要是她自己性急,根本等不及。……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那是小时候,我母亲说一不二,我们做小孩的有什么办法。但是等我长大了,翅膀硬了,可由不得她了。我发现自己的性情和母亲刚好相反,凡事按着计划踩着点,不慌不忙,打定主意就不想被人指手画脚,而我母亲只认识那个小时候的乖巧的我,错误地认为能管我一辈子。碰巧我读书和单身时间又长,基本不在她身边,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才相安无事。直到2005年父亲去世她才和我住到一起,她才发现我简直不是她女儿,对我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而我也是比较浑蛋的,一个人在外面野惯了,就肆无忌惮,你说我我就跟你怼,反正是自己亲妈,别客气。其实每次冲突说到底还是性格不相容。比如她喜欢屯东西,就是对购物的性急,非提前储备不可,而我偏偏就小气极简,能不买的就不买。见我不买东西,她又为我的穷酸焦虑,其实就是对我未来生活的性急,恨不能一下就安顿好我的一辈子,可我对自己无所谓,穷又不会死,谁的钱不是一点点攒起来的呢。本来我正为自己白手起家的成果洋洋得意的,她却像别有用心的西方势力一样指出我的一大堆落后——你们米帝发展了200年,我才40年到这个程度,还要怎样呢?!这经常让我不爽。我理想的生活是这样子的:你,我,他,各有所好,能同频共振最好,不能的话起码互不干涉内正,互相有欣赏之处。但是母亲的急性子让我不由自主地紧张焦虑,总感到和她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又要硬性同台播放,结果就是各说各话一堆杂音,还特别耗电。好在有个糖仔起润滑剂的作用,不然都不知道要爆发多少次世界大战。

      经常读到一些追忆父亲母亲的文章,全是深情和怀念,我很是羡慕,他们家父母子女真好,好得像是天造地设一般,好得像高质量人类的典范一般。我为什么就偏偏长了反骨呢。还是那些作者根本就滤掉了人性的复杂,把父母塑造成了感动中国?我想,都不是。上辈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并没有什么育儿宝典,都是按着自己的性子来硬性教养,爱恨情仇大约只取决于两代人的性情匹配度,所以子女们对待自己原生家庭的感受并不一样,有的感恩涕零,有的忍辱负重,甚至同一个家庭不同的子女感受也不一样,皆因各人各性。人生而孤独,惟灵魂的契合为解药,秒杀一大堆诸如血缘亲情责任义务。我为我旁逸斜出的与家庭格格不入的灵魂而抱歉。

    愿父母在天上安好。他们已经走出了时间,不需要再性急了,且让我由着自己的性子,猫一天狗一天地往下过。

   (在特殊情形下,长沙的堂哥一大早出发,用半天时间打个来回,代我们一起回乡下扫了墓,并拍了墓地所对的绝美风光。)

 

抱歉

 

抱歉

 

抱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