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唯美如风
唯美如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4
  • 关注人气: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2014-01-08 12:37:14)
分类: 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蒲河九年制学校   唐志康

《整式的加减》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中的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第一节中,学生学习了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这节课学习整式的加减,它是整式运算的基础。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在教学中尝试了“创造情景,提出问题;层层推进,提出猜测;相互交流,归纳提升”的教学策略,学生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中捕捉到学习的知识。

本节课我的成功之处是:

1、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再让全班合作交流。从而激发了学生进行探索活动的热情。

2、通过生活中通俗易懂的表示方法,如aaa= 3a,让学生模仿例子做练习,然后归纳出同类项的定义。课前安排有模仿性及代表性的练习,能让学生易于观察推出结论。因为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同类的东西”是容易理解的,所以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会辨认同类项就不难了。

3、对于合并同类项:先讲系数这个概念,既避免了与单项式的次数一起讲所带来的易混淆性,又是合并同类项所必须掌握的基石。所以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这个重点就容易了。

4、通过设计练习,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学习中不断充实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形成能力。让学生多一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兴趣高了,学习有了动力,学习的效果明显好很多。

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分组讨论、小组比赛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使学生兴趣高涨,整个课堂比较活跃。但导致在后面的教学中时间不是很够用。

2、由于时间分配不是十分合理,使后面的内容先化简再求值部分练习不够到位,对于合并同类项并求值的内容没有进一步的练习。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通过教师单纯的讲解与学生机械的模仿,而是应该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我应该更好的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坚定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