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评论:《读懂故事,读懂易白》

(2023-09-17 20:37:53)
分类: 随笔

《读懂故事,读懂易白

阿雄

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认识易白师兄是我最大荣幸。他对文学事业的无私贡献与推动民间文学的付出对我影响颇深,令我倍受感动。跟随易白师兄走在文学梦的道路上,我感触了很多,收获了不少2012年以来,走进易白兄已经十余载,更准确的说是易白兄在我内心深处已经驻留了十多载。在这十多年以来,我见证了易白兄大量的文学作品与音乐作品批量产出,很多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我以一位读者的身份,对易白兄的诗歌作品与音乐作品谈谈自己的感触:

(一)为人民歌唱,永远是满腔温情。

很多文友、读者和我一样,最初为了更深层次了解易白,曾在各大网站查询、检索“王增弘”“易白”“一心”等名字,让人很难想到一位帅气的文学作家,不但能画,而且还能唱。相信很多文友在不同的平台曾不同程度的听到过《今天,谁在念着你们的名字》、《与英雄和读者一起疼痛》《唱给人民的信》、《人民是我心中的天》、《铁花开》这些歌曲。如果未曾听过,我建议到网站先听听他的歌,再去读他的诗,我们或许更能读懂易白。第一次听易白的《唱给人民的信》这首歌曲是在他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当时反复地听了好多次,听着听着眼里泛着泪花。人民啊人民/请您别灰心/我也是一个民/更是你的兵……”作为一位曾经的军人,在他心里,永远都是人民的子弟兵。

(二)为生活写诗,永远是铿锵有力。

好多文友可能有这样一个感觉,了解易白后再读易白的诗歌和读易白的诗歌后再了解易白,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经过多年阅读易白的诗歌我发现了一个现象,第一次读易白的诗歌显得有点空洞,有的似乎在拉高调,有的似乎又太过随意和直白。后来时间长了,慢慢的我发现易白每一首诗歌后面都蕴藏着一个很大的甚至很震撼的故事,他习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丑恶的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他也习惯用诙谐随意的语气讽刺遇到的那些低俗。他更习惯性的把自己化身世间万物,与万物融合在一起,表达喜欢、愤怒、温情。这方面,大家从易白的《月亮下的心事》、《灵魂问答》、《谁记得谁是谁》、《我的意见只有问号和感叹号》《诗人的自我对话》、《爸,让我为您沏壶茶》、《我的同学好像在等一个电话》、《倍受压迫的文人,革命吧!》等作品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到。

读懂故事,才能读懂易白。相信很多文友都清楚,2016年8月11日,易白就某部门发布内容用词不当,以笔名“一心”写了一首题为《我的意见只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口语诗向该部门提意见,诗中共用了35个问号和5个感叹号。诗歌被网友推荐到博客发表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和争议,被迅速转发。先后发表于5星文学网、四川文化网、5星诗词网、青年文学网、普宁文学网、71大众网、搜狐、今日头条、百度贴吧、新浪博客、新浪微博等权威媒体和自媒体,仅一个晚上,网友转发便已覆盖百度关键词搜索首页。一夜之间诗歌走红网络,因其诗歌被读者称为“问题诗歌”,他也因而被赞誉为:“问题诗人”和“面具诗人”。但凡了解过这首诗背后故事的文友,大都为之拍案叫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