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关于学院深化改革中的思考

(2023-04-02 12:05:07)
分类: 随笔
关于学院深化改革中的思考
        目前学校处在提质升位、迎评促建、内涵建设的关键时间段。在社会经济大转型、市场变幻莫测的风口浪尖,深化改革是学院蓬勃发展的必经之路。然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合理的改革是学校飞速向前的润滑剂;独行特例、孤注一掷、脱离实际的改革是学校向前推进的障碍物。
        来到城市学院的老师,没有任何一位教职员工是为了离开而到来。
        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普通的专任教师,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何参与学院的发展呢?(之前做过简单调研,发现我们学校教师的归属感特别低)我想,正真参与学院的发展,应该自然就会以主人翁的角色从事所有工作吧!
        于是,在学院结构化改革中,作为专任教师的我积极参与到学院发展建设队伍中来,随之就有了专任教师兼半行政岗这一身份。能够参与学校发展、服务学校发展、贡献学校发展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于是我将半岗的工作当做全岗来干,全心全意、兢兢业业的干,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由于家住小枧,来回路途遥远,每次天不见亮出门去,夜色来临才归门。除了奔波的辛苦外,感觉在路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我想这些浪费的时间可以再多做点工作,于是住在安州区每周末回一次家。其实,人生的痛苦并不是外部事物带来的身体疲惫,而是拼搏进取的心是否失去了为之奋斗的价值与意义,我们所努力工作的事情是否能够体现它的价值。
        学校的发展需要想干事能干事最后能干成事的人来做。我们学校的大多数老师,正处于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的年纪,然实际情况是,好多年轻教师都远远缺乏干事创业的敬业情怀,更不要提教书育人的责任情怀了。教育教学及运行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跳跃性,特殊性。有效的管理机制、考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工作“做了”和“做好”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如果处理不好“做了”和“做好”的关系,更大的问题将会油然而生,另外我们做的大多数工作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尽管这样我们大多数老师依然不愿意去做,甚至流动性很大,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在于没有归属感、成就感。只有让教师能安心于教育教学工作,教师队伍才能稳定,教育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
        在一线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在这里不一一展开。但站在教师的角度有两个问题最为关键:(1)是否获得教书育人的价值?(2)是否能够获得养家糊口的薪水?如果在本该干事创业的年纪里虚度光阴,如果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好好抚养子女,总是囊中羞涩,那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又在何处呢?                              
        目前,学校又迎来了新的变革,有了新的使命,为了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在学校三大导师设立改革中,提出自己的意见:
        (1)责任需细化,导向要明确,考评要完善。建议同一个对象不要涉及太多人对接。
        三大导师的设立固然很重要,也是迎合时代发展之需求,为高质量培训人提供了基本育人条件。但同一个对象被不同导师培养后,取得的成绩如何分配?产生的问题如何担责?如果需要不同岗位之间的配合,那工作中如何调动等?若参与调动如何分配成果?
        如果考评导向出现问题,或者按照考评点来做教育,那么我们的工作会不会只是为了迎合考评点,只做考评的工作?最终把教育做成产业。
        (2)建议育人工作,不可完全量化。
        教育工作,是一个良心工程。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外,还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心灵的陪伴者、班级建设的管理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生活的服务者、课程建设的开发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本身是培养人的过程。而教育的对象存在复杂性,如果对象不同,能否用同一套标准衡量?
        假设:作为一名实践导师带学生参加项目和比赛,相关导师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引导、培养、培训学生,最后都没有获奖。我们能说这位实践导师不合格没成果吗?(学生不是一个产品,评价稍有不慎,方向就会被带偏)
        如果教育以产品成果为导向,我们所做的工作顶多算将一种产品加工成了另一种产品。
        (3)建议管理服务部门尽可能不涉及单独带学生。
        管理服务部门琐碎事务繁杂,好多工作需要大量时间落实,事务性内容从“做了”到“做好”还需要花大功夫,如果“做了”很多工作后剩下的时间专项教育引导学生,那么就剩下不多的时间将其他的工作“做好”就变得很困难,因为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内容过多,很难样样保证质量,按照信息理论,负荷大是要丢包的!这一点作为决策者、领导者应该最为清楚。否则会出问题的。
        (4)建议对教职员工要减负提质,培养提升。
        目前学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招来就用,散养散管。对大多数老师很少考虑培养提升。能用就用,用不了拉倒。一味的注重提质增效、双轮驱动。对默默贡献的老老师在工资体系上、工龄工资上不加以照顾。熟知广大教职员工才是学校发展贡献的先锋力量。只有学校为老师的发展考虑,老师在贡献中才无后顾之忧。(好多老师在生活上、经济上是相当困难的,在这里不展开。安居才能乐业啊,如果自己的妻儿老母在经济上一贫如洗,如果总是因为没有钱而对生活低声下气,当他们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时,请问亲爱的领导,您让他们拿什么谈情怀?如果他们在经济上得不到可观的报酬,在工作中又找不到为之奋斗的价值,那他们工作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那位老师不想干事情,没有那位老师想躺平,没有那位老师不想参与学院的发展,我们缺少的是没有让他们看到感受到为之奋斗的动力。学院的发展指挥棒很重要,领导作用很重要。实际问题(现实问题)只要解决好,我相信“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