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思考:如何高质量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2-11-08 17:22:03)
分类: 随笔

教学思考:如何高质量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面对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高质量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学设计与实施,是高效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保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田。紧密围绕教育目的,对接培养目标,落实课程与教学任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文笔者将紧密围绕新时代大学生发展要求,结合大学生学习特点,就如何高质量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课程开发与设计

我们的教育工作,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工作。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教育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过教育使人更加完美。而课程教学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田。所以对接时代发展、社会要求、学生特点、课程性质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思路

我们的教育工作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养的人?如何培养人?来展开的。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社会的要求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课程的性质不同,就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不同。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新课改理念,教学内容要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需要针对性开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产业区域专业发展需求、同类院校专业开设等情况进行调研,从而确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提炼职业能力,归纳、转化知识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对接课程接收任务点,最后确定课程目标展开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思路

课程设计的主要思路为:确定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展开课程实施、进行课程评价。

为了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意图,确定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结构的产生课程标准与计划的活动。通过课程实施,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最后通过课程评价,检查课程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课程改进的决策。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课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设计时,不管是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科学的设计教学目标,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一堂完整的课程教学,应当实现三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的学习都要经过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知识的巩固与转化,对获得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从教师的视角有目的的设计教学活动,针对教学群体,精准确定教学策略,在整个过程融入可观察、可检测、可触摸、可掌控的过程评估,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融入课程教育中。

(二)教学实施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发现学生的潜力、资质,唤醒学生的内驱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注重学生的智力、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观念,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螺旋式提升、波浪式前进,不断自我更新。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学习知识、感知领悟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做到“教学六认真”。只有思想上重视、态度上端正、行动上落实,才能确保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

三、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导向

(一)教育目标时代化与个人化

课程教学是落实人才培养的责任田,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务必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开展课程教学。在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落实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教育是按照社会需要培养人;另一方面,教育要按照个人需求与本能相结合,以使其人才培养更加完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双基”培养(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工程项目任务有机衔接,尽可能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密切关注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劳动能力,最终实现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及教学水平的不同,则教学的方法有所不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手段也向多样化发展,教师要着力学生三力(即:智力、能力、创造力)灵活的选择教学方式,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高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或采用翻转课堂教学。

关于教学手段的选择和应用,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环境不同、教学条件不同、教学者教学能力不同,最终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指导教育教学,笔者将常见教学方法归为四类:一是主要通过说来完成,以语言传递为主,即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读书辅导法等。二是主要通过看来完成,即演示法、参观法等。三是通过做来完成,以实际训练为主,即实验法、实践法、练习法、探究法等。四是将教学做练融为一体,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取教学手段,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才能在实践中提升。

(四)评价方式多元化

良好的教学评价,是高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在评价方式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授课教师应该具备新课程评价观:

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参与、合作);

2.恰当评价学生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以定性定量相结合。

教育教学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我们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有规律的育人活动,也是一种有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的创造活动。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是高质量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田。在培养千千万社会的建设者、优秀文化和精湛技能的传承与发扬者、和平家园与人类幸福的维护者和创造者的过程中,在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四有好青年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携手共进、潜心育人。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类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