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婵珍:略伦立德树人与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逻辑关系

(2022-10-03 08:31:43)
分类: 随笔

略伦立德树人与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逻辑关系

                            ——什么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摘要立德树人体现了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规律的深刻把握新的历史方位下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就是要培育时代新人。培育时代新人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新时代的诠释表达时代新人的培育需要通过立德树人来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在党的十八大上,立德树人被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指导方针的本质要求,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为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立德树人就是通过教育,将立德的任务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力量。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

二、“时代新人”的内涵

2017年10月,党 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同时首次明确提出了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时代新人的地位、使命更加明确。所谓“时代新人”,就是指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前列,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三、培育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思想发展的具体体现

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立德树人思想观念,根植于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礼记·大学》中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概念,主张以立德修身为起点逐步实现人生的理想境界。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周纪》中评论“智伯之亡”时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强调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反映了司马光的人才思想是以德为先。千百年来,人们逐渐形成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这些论述都反映出中华民族对树立什么样的“德”和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理想追求,不仅强调把个人的品德塑造放在首要位置,更是把个人德性与家国情怀联系起来,强调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尊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规律,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立德树人彰显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取向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的“教育灵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首先,要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基础作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教育多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同时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同向同行、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其次,立德树人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与实践者,是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其道德素质的培养不能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而要贯彻在学生成长生活的实践中,把道德教育实践与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熏陶感染,强化心灵共鸣。所有德行教化都必须经过实践转化为个人本领和能力。应当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五、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教学全过程

把立德树人指向时代新人培育目标体现了对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就是要培育时代新人,而时代新人的培育必须要通过立德树人来实现。新时代要求教师要在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关注学生习惯、人品的养成,抓住每一个机会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同时坚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总体要求,在立德树人与时代新人的培育中发挥更佳的整体效应,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在实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