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行水流

(2021-10-09 13:04:47)
标签:

云君

黎水

大公报

史化

武侠

分类: 杂谈
       仅以此文献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大公报》的那些早期的插画家们,当然其中也包含了笔者最钟爱的云君。
 云行水流

      香港《大公报》第一次出现报纸小说连载配图是在1955年8月1日。为小丁撰写的《痴恋》绘图者叫做“巴耶”,估计是笔名,也许他生活中人称八爷。其他资讯皆不可考,绘画风格属于比较典型的美式漫画风格。
 云行水流

      1956年《太平山取经记》中出现了署名“玉冰”的插画者,同样资讯不可考,绘画风格依然保持了美式漫画风格。
云行水流

       本文重点关注的另一位与后来云君画风类似的插画家“黎水”,则在1956年这一年,也在同一版面中开始粉墨登场。
 云行水流

       1957-1958年间,另外一位与“黎水”几乎水准相当的署名“史化”的插画家开始频频出现。
 云行水流

       1959年2月11日是云君(姜云行)在《大公报》的首秀。这也是云君为梁羽生报纸连载几千张配图中的第一张图。
 云行水流

     《萍踪侠影录》小说刊载于1959年1月1日——1960年2月16日的《大公报·小说林》,全套一共402期,第1-37期没有插图,从第38期(即2月11日)开始出现了云君配图,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值得一提的是当年1月1日《萍踪侠影录》第1期报纸中,黎水在这一天正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作,为苗萍的《神奇的礼物》第1期开始配图。
 云行水流

        1961年2月5日,黎水、云君、史化,三位同一画风的插画师,终于难得一见的同场竞技了!
云行水流

       黎水《天赐麟儿》。
 云行水流

       云君《散花女侠》。
 云行水流

       史化《鸳鸯扒手》。
  云行水流

       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个疑问,黎水和云君究竟是同一个人吗?

   云行水流

       笔者选取了黎水和云君1956年7月的人物造型以及1961年2月的人物开脸,放在一起仔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很显然黎水进入成熟期的时候,云君还在上升期。由此大胆推断黎水或许就是云君的老师,或者直接影响了他的创作。
云行水流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黎水,或许是云君创作武侠插画之前所用的笔名。也就是说姜云行先生之前一直是在创作现代题材的,后来因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问世与兴盛,开始创作古代题材,而从现代人物创作转到古代人物创作,历经了一断漫长的探索研究过程。据说云君的古代人物服饰,大量参考了戏曲舞台上的人物服饰,这也许就是二个题材成熟度有明显差异的另外一种可能吧。
       甚至还有人提出,黎水、云君、史化是同一个人,用不同的笔名进行创作,为读者营造一个诸多插画师为报社供图的景象。
      不妨将云君、黎水、史化现代旗袍与西装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不知诸位是否能看出更多的端倪?
 云行水流

      在《大公报》中署名“黎水”图的最后一张作品出现在1965年2月1日《四大盗》的完结篇。然而1965年1月以及这个2月初大结局的绘画水准,非常之糟糕。不禁让人怀疑黎水实际上确有其人,年龄远大于云君,此时已经画不动了,只能是胡乱应付,甚至因为各种原因由他人代笔完成了。
 云行水流

       而此时的云君还在正常每日创作《龙凤宝钗缘》。并没有因为黎水消失而消失。事实上云君是在二年半以后,即1967年5月21日(《慧剑心魔》357期),完成了在《大公报》中的绝唱。
云行水流

      云君不为《大公报》供稿,但仍然为《香港商报》中梁羽生小说连载配图,没人知道云君到底是哪一天从香港移民北美的,只知道他为《香港商报》上的《广陵剑》画到第1033期,那一天是1975年5月7日。
云行水流
      笔者仔细研究了好几百张五、六十年代的黎水画作后,越来越清晰地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黎水并非云君。其画功应该是在同期这一些插画师中,属于水准最高的一位。其人物造型准确,绝对不会出现比例失调,骨骼变形等低级画工往往经常存在的问题。而他的画法细节中则是保留了很中式的笔触,人物偏平面化,与云君强调立体感的西画技法,存在相对明显的区别。这和近年来得知云君解放前毕业于上海美专的消息,也是吻合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古涧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