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年前组图大地成本畅销书文化 |
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出自好莱坞米高梅公司在1944年拍摄的中国抗日电影《龙种》(Dragon Seed)。影片根据曾在中国生活过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的同名小说改编,几乎完全由外国演员扮演中国农民,你可以看到他们坐在水牛背上吹着牧笛,或是弯着腰在田里插秧,口中讲着革命化的台词,甚至,影片中还穿插着英文版的《义勇军进行曲》。因此,该剧被评为“美国抗日神剧”。
故事场景熟悉
《龙种》的故事讲述的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一个小村庄里村民们原有的宁静祥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破败的家园,年轻而勇敢的女民兵小玉,带领村民与侵略者展开了斗争。影片女主角为四次夺得奥斯卡影后的传奇女星凯瑟琳·赫本,该片还获得了1945年奥斯卡最佳摄影(黑白片)提名以及最佳女配角提名。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片田野牧歌的中国农村风光,梯田、小河塘、农房一一展开,除了角色用英文说着诸如“不裹小脚的女人就像散开的羊群”这样的台词,仔细一看演员仍然是张西方脸之外,电影的置景、服装、道具等都颇为逼真——麻布衣服、朴素发型、细眼扁平的装扮将一个个脸庞深邃的西方人硬生生套进了中国人的模样里,牧笛、旱烟枪、水牛一应俱全,将中国农村生活搬进了好莱坞制片厂的录影棚。
除了制景让人熟悉之外,剧中的不少场景也让人颇感熟悉——抗日的学生到农村宣讲,爷们们麻木,学生们激昂;抗日的群众冲进贩卖日货的商店打砸抢,背后甚至还隐约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
但很多时候,这样的中外反串还是不能让人信服,由于当时亚洲演员还没有进入好莱坞,影片中只有孩子是由亚裔饰演;此外,赫本带着浓重鼻音的新英格兰英语和男主角的澳大利亚腔英语也让人常常出戏。有网友发现,在这样精细的过程中,仍然有不少穿帮之处,包括中国的土狗变成了美国的雪纳瑞。
当年的好莱坞大制作
当年米高梅的选择并非异想天开。在此片之前,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已于1937年被改编成好莱坞电影,讲述的同样是发生在中国农村的故事,同样由好莱坞影星出演,反响不俗。而小说《龙种》也是当时的畅销书。在当时,这部电影是一部好莱坞大制作,制作成本3倍于凯瑟琳·赫本通常出演的好莱坞电影。此外,这个故事还给了制片厂一个特别的机会来向美国加入同盟军打击法西斯之举表达敬意。
实际上,这部影片也被认为是凯瑟琳·赫本出演的影片中最为奇特的一部。在拍摄过程中,赫本每天都要早起化很浓的妆,而导演也发现她在剧中穿上男人的衣服要比穿中国传统女性的服装更加合适。据透露,除了大制作的吸引之外,影片的主角小玉本身也是一个吸引赫本参演的重要原因。在影片中,小玉是村民中不多的识字的人,在当时的农村女性中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她积极参与抗日活动,甚至为了和男人一起抗日,而不惜让自己的孩子流产。因此,影片在上映后也得到一些女性主义者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