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内部竞聘是指公司内部岗位缺人时,人力资源部以公司名义面向全公司进行通知聘募,只要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参加,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报名人进行评审,择合适人选担任竞聘岗位。
(2)
竞聘背后的逻辑1是:任命体现出来的潜台词是“要我干”,而竞聘体现出来的潜台词是“我要干”,后者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责任感。
(3)
竞聘背后的逻辑2是:竞聘是给员工传达一个信号:公司用人“意愿为上”,即首要考察员工有没有担当所竞聘岗位的意愿,其次才从有意愿的人中选择能力合适的人担当。
(4)
竞聘还传递“人才自由流动”的理念,即当竞聘通知下达后,任何有资格的人员均可自行报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挡,否则就失去了竞聘的实质意义了,也会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的管理者会有“有条件的放人”,经常说的话就是:“我很支持我的员工竞聘到其他店面,但他走了,我们店面就缺人了,所以只要招到人了,我们让他过去任命。”这种有条件的放人思维也是要不得的。
(5)
管理者在接收到竞聘通知后,首先要将竞聘信息客观地向所有下属传达,包括休假在家的下属;其次管理者对于竞聘通知内容本着“不动员、不阻止、不评价、只传达”的“三不一只”原则进行信息传递。不动员,是指不要动员自己的下属参与报名,因为下属被动员起来报了名,而最终未能竞聘通知,下属会埋怨上司甚至公司,所以动员是一大忌。不阻止,上文已描述。不评价,是指上司不要替员工评价所竞聘岗位,也不要直接评价拟竞聘人员是否具备担当此竞聘岗位的能力素养,若员工要求上司评价时,上司鼓励当事人咨询竞聘岗位的上司或人力资源部。只传达,是指上司只是将通知内容客观的向所有下属进行描述即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