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阳访古之418】潦河坡纪行(1)悬天楼,山顶有一只玄武

(2020-10-31 17:21:43)
分类: 南阳访古

【南阳访古之418】潦河坡纪行(1)悬天楼,山顶有一只玄武

雨后天晴,在南阳城登高楼放眼西北,但见峰峦叠嶂起伏,蔚然水墨山水,远方青黛处,那就是潦河坡。

 

潦河坡位于南阳市西北隅,东依小寨,南临安皋、谢庄,西界镇平县老庄,北靠南召县四棵树;其辖区地势北高南低,属伏牛山余脉浅山区。

逡巡地图,悬天楼、玉皇顶、大棒山、小棒山、对紫山、观山、马头山、黄草山、石山、九岩山等历历在目,这也是南阳市域范围内山峦最为集中的乡镇。

 

山虽多,却不高,悬天楼、玉皇顶、对紫山,海拔高度分别为313米、276米、290米。连最高的大棒山也不过418米。

但就如那观山,其海拔虽仅有398米,虽然地方志资料也仅仅介绍其“原名官山,习书为关山”,其实观山源自登高即可观览南阳著名的九架孤山,从地图文本或信口拈来的介绍中就油然透出一股登临而观南阳的傲然霸气。

 

潦河坡最早吸引我视角的是悬天楼。
《南阳县地名志》记载到:“悬天楼挺拔于西北群山之中,西界南召县,奇峰耸峙,云遮雾碍,若仙阁凌空,故名。
除此之外,却再也寻不到关于这座山的只图片语。

 

悬天楼位于玉皇顶之北,玉皇顶是一处常见的道教圣地的名称,而这处玉皇顶是南阳市域范围内最北边的一座,应该具有不同寻常的坐标和对应意义。
那么,悬天楼似乎更应是玄幻威严的天界所在,充满着不为人知的玄机和秘密。 

 

潦河坡,顾名思义,其名字取自潦河:一条东潦河北从南召县入境,注入打磨石岩水库;另一条西潦河经西部向南注入彭李坑水库;除了这东西潦河之外,还有一条泗水河,经东部穿小寨、蒲山,在丰山北汇入白河。

潦河坡曾一度改名为龙兴乡,寓意虽好但有失本意。
不过龙兴之地却也并非信口开河,可以初步推测肯定,潦河坡这片
三河流淌的浅山丘陵区应该是上古先民、龙的子孙走出大山、进入平原开启渔猎农耕文明曾经居住生活的重要区域之一。

 

1024日,星期六,重阳节前夕,【访古寻踪第92站:悬天楼·玉皇顶·对紫山】启动,20余位朋友登高临风,旨在探寻潦河坡西北区域厚重的山水地理,寻访湮没的人文历史,偶遇神秘的上古遗迹。
潦河坡镇文化站方振磊站长亲自引导介绍。 

第一站按照计划便直奔悬天楼。
车过沟口村,蔡银平、朱清秋两位村民按约在路边等候,上车同行。他们一方面是熟稔家乡山水的村民,一方面也是方振磊组建的潦河坡民间文化团队的主要成员。
 

我和方站长及两位村民同车,热热闹闹说笑间,半个小时的车程,就来到悬天楼。
没有路标,没有牌子,这似乎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座低矮山包,遍山长满金黄的黄背草,间或绿树和星星点点的黄色野山柿,正中间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块聚拢成堆,即为白花花的山顶。

这似乎既不契合《南阳县地名志》所言其“挺拔于西北群山之中,奇峰耸峙”的壮观;也不像我据此想象的山顶是如挂剑垛般明显孤拔的山峰。

 

行至一片平地,大家开始徒步登山。

很快,一块掩映在草丛中的卧石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上面赫然有两排各六个凹穴的窑窝,这正是南阳多见的上古岩石文的典型图案。

 

沿着黄背草铺满山坡的羊肠小道,大家继续穿梭攀登。

路边的一块巨石再次让大家停下了脚步:其约有近两人高,上部明显有人工斧凿的痕迹,北面中间部位有三个横排如拳头大小的凹穴。 
 

方振磊介绍说:这块石头叫指南针。
大家打开手机软件,果然其南边突起的尖部正指向南方。
而正对的地方,就是山谷对面玉皇顶上那座小小的玉皇殿。

 

山不高,大家很快就来到山顶,向西南大棒山的方向望去,一只栩栩如生的巨大猴头隐藏在山顶乱石丛中。

千百年来,他餐风露宿,饮冰含雪,是在闭目酣睡?还是在冥思沉想?抑或如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猴子,孤独在等有缘人前来撩动眼帘?

 

移步走到西边换一个角度观察,但见一块底部平整的巨大石头向外挑出,一块瘦削单薄的三角形石块自上而下竖立其间,而且下部仅仅是一个点在支撑着上边那硕大沉重的石块。

这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摇摇欲坠,一旦下边的支点发生些微移动,上边那块巨石连同猴头石以及整座山顶就都要石崩瓦解,轰隆滚下山去。

 

这就是悬天楼。

“王莽撵刘秀,一年撵撵到山沟里”。方振磊说:相传刘秀被王莽追杀,一路汗流浃背来到这里躲避,因天太热,刘秀便信手用这块三角形的石头支起上面这块石板,形成一个小小的楼阁,在这里纳凉歇息。

山顶并无碎砖烂瓦的痕迹,看来,悬天楼并没有人工建筑,而是浑然天成。

而悬天楼,原来也并非仅如《南阳县地名志》上所述是因为“其挺拔于西北群山之中,奇峰耸峙,云遮雾碍,若仙阁凌空”,原来还有这般精彩的故事。


而刘秀不经意间的这随手一支,成就了这样一座小小的空中楼阁,也留下了悬天楼这座山名的来历;这不仅支起了东汉王朝的锦绣江山,更为今天潦河坡“王莽撵刘秀”非遗传说增加了生动丰富的内容,和可以观览畅谈的人文景观。

悬天楼中,可容四五人席地而坐,胆大的几位朋友便坐到这座独具魅力的楼阁中穿越、触摸前朝古今的云淡风轻。
 

在拍照的过程中,陡然发现,从西南这个角度向上看,山顶的这几块石头组成了一个神奇的造型:作为悬天楼楼板的那块大石头势如龟身,旁边的一块石头口眼纹路清晰,似抿口瞩目的龟首,昂头眺望东南对紫山方向;
而下边那块支撑的三角形石头上一只眼睛、一条细长的石纹组成舌部,那分明就是一支伸头探云海的蟒蛇造型。

 

而龟、蛇两者的盘结合体,就是上古四大神灵之一的玄武。

 

《左传》道:“玄武在北方也。龟、蛇二虫共为玄武”。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源自上古星宿崇拜,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四象,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屈原在其心驰神遥的《远游》中有:“判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的句子,即又隐含玄武驱魔升仙的意涵。

汉时谶纬学说兴起,玄武的象征含义中又多了幽冥、壬癸、智德,汉后道教称执明神君,后来成为道教的真武大帝,最后成为玄天大帝。 

 


在四象中,玄武位居北方。玄天大帝坐镇北天门,《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亦不敢去闯北天门,那么山顶的那只寂寞猴头难道是取经回来、皈依读经的孙悟空?

这悬天楼又位于玉皇顶之北,那么悬天楼、玉皇顶这两座小山其实就组成了一座无与伦比的大玉皇庙的庞大恢弘格局,以天地之主超然的地位,成为天人瞻奉的圣地。 

悬天楼,应即为玄天楼,就是玄武和玄天大帝所居的仙界;指南针所指的玉皇顶则是玉皇大帝的天庭。

玉皇顶南边,便是凡间的芸芸众生,十方世界,还有南阳七千年的盛景繁华。 


青龙、白虎,后世常做了山庙墓葬的门神,朱雀则被赋予了九天玄女的化身。

有别于这三灵,玄武的本意是玄冥,北方同时也代表五帝之一的黑帝颛顼;禹的父亲鲧,字玄冥,似乎也可以叫做玄武;玄武有说是盘古之子,又曾降世为伏羲;苗蛮集团的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其以虫为名,是否也是玄武之脉?

 

而其实,玄武又有说是老子幻化而成;神农炎帝似乎也与玄武有着上古的牵系。武当山的史料中有“玄帝。。。降生之日,即神农之末年”的神秘语句。
 

但显然,不论石猴还是玄武,这里最早是生活在这里氏族先民的一处巨石崇拜。

中国古代素将伟大的神力和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现象相类比,崇拜生殖的神力。蛇本身就是上古生殖和繁衍的象征,玄武以龟蛇合体的形式出现,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标志。后才又融入长寿的含义。 

 

那么,结合山坡的岩石文,悬天楼这里应该就是上古南阳一处重要的祭祀场所,并由此成为生活在这片区域的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祥瑞崇拜和灵性崇拜相结合的圣地秘境。

放眼四周,云遮雾绕,时而物象,时而意象,时而心物潜像。在这里,玄武以原始的山石造型成为巨石崇拜的偶像,并升华为玄武的神格,又转换为玄天大帝的人格,再在后世演化为良善教化的普罗大众格,构建了神秘完整的上古神话体系。

有山的地方,土地自然贫瘠,但也隐藏着诸多不问人知的宝贝和秘密。

悬天楼北麓有一个村子叫“地坦沟”,其名字是因为村民当年来此破土垦荒建村时,挖出一鸡蛋大的金块,故称金蛋沟而讹传为“地坦沟”;无独有偶,西北又有一“银洞沟”;而东北方向不远,还有一块极似元宝的石头,故名:元宝石村;无不时时彰显着这里原始的人文地理和民俗神怪。

 

 

寿龟灵蛇,盘游九地。

经此寻访,自此以后,悬天楼应该这样注解:其挺拔于潦河坡西北群山之中,一说山顶有数块巨石组成天然楼阁状空间,可容五六人,相传王莽撵刘秀时,刘秀曾支石为阁、躲避于此而得名;

二说山顶有天然巨石如一龟一蛇,盘结合体,下部中空形成楼阁状空间,呈玄武造型,传为玄天大帝所居,故称玄天楼,又名悬天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