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阳访古之350】今又重阳(上)重阳女与李娘娘和贾佩兰

(2018-10-19 13:18:32)
分类: 南阳访古

http://bbs.dahe.cn/thread-1002554695-1-1.html

唐开元年间仕途失意的孟浩然骑着一匹瘦马从长安沿着古老的秦楚驰道在重阳节那天傍晚来到菊花山寻菊花潭主人不遇》,更不复当年与李白在菊花山上对酒和诗的恣意纵情

在残阳落霞的晕染里在摇曳的菊花茱萸中孟浩然饮尽那一碗浊酒留下行上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留家的清浅吟唱和他打马离去时的孑然孤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打马回到南阳时看见孤拔的独山孟浩然又想起重阳日那傲霜的菊花遂挥笔写就了过故人庄这首千古名诗

最后他落笔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易经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始于远古登高祭祀祛除邪祟的古意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与西汉并一直流传至今。“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屈原远游中的这句说明及至楚汉时期辟邪祛祸避凶就吉保卫氏族安全已成为重阳最初的文化语义并传入了宫城
1989国务院正式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即取九月九日久久长寿与百岁相接之意却是重阳古意的衍生演化;2006重阳节确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更以尊老敬贤教化人心匡正风气传承文明为主旨


在西峡这片天造地设的亘古之地在这片楚风汉韵的氤氲玄境有一处全国唯一用重阳命名的古镇其可追溯到公元前2240年尧的儿子丹朱

在古史中丹朱是一个不守德好争讼之人,“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于是才有尧将天下禅让给舜的佳话。“使子朱处于丹渊为诸侯”,因为谗言被封实贬到丹阳的丹朱筑丹凤城丹阳城设关隘朱阳关荆紫关

除此亲历上古十日并出羿射九日的惨烈还有自己从权力中心流离的感触丹朱在城外建起九重天文台以测天象并设立了重阳”。
著名考古学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中写道:“公元前2240年左右尧的儿子丹朱曾在这里建立军事要塞重阳店”。那就是意借助马鞍山险要地势修建的隘口和朱阳关荆紫关等其他关隘协防以阻止舜部的南下进攻

但重阳这里最初的用意却似乎不仅仅于此至少这里亦应是丹朱一处祈禳祭天的所在让羿射九日的远古图景重现让太阳神的光芒庇佑四方


无论是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还是九月九这些充满单数叠数的日子都对应着一个大的节日却也是先民心中的恶日尤其是九月九是单数中最大的数字更是天数故视为大凶
因为对传统节日与上古巫术的揣测九重与重阳作为地名或传统节日的叙事事象或许是丹朱孤独挣扎的内心反映包含着不为我们所知的密码信息

在更多的资料介绍中重阳节源自大汉王朝的重阳公主
2015913访古寻踪第24丁河·重阳·西峡口我们曾经来到重阳古镇虽然那一次是以寻访抗战胜利最后一战西峡口战役为切入点的但作为当时的战场重阳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程


重阳寺坐落在重阳镇边佛爷山下这也是全国唯一以重阳命名的寺庙一度香火鼎盛
西峡县地名志记曰:“传说宋朝有一娘娘遭贬至此于重阳寺生一公主取名重阳地以人名”。这里重阳公主生活的年代却为宋代

但几乎所有的民间传说都指向了东汉安帝即公元121年前后时身怀六甲的李娘娘被另一嫔妃阎氏所害逃亡宫外在逃至重阳店时天色已晚便在半山腰的白云庵歇息当夜诞下一女因这天是九九重阳节庵里住持便给此女取名为重阳女
当时正值秋天李娘娘看到周围菊花遍野茱萸满地又已远离京城便在此处以教书为生住了下来女儿也慢慢长大成人
谁知有一年的重阳节云彩山上突现瘟魔一场巨大的瘟疫席卷了全村李娘娘也不例外临终前李娘娘将安帝所赠玉佩交给女儿并将身世告知与她撒手人寰

重阳女立志要斩除瘟魔为母及乡亲报仇遂广采山中野菊茱萸等中药材济世百姓学法治魔一位仙人为其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三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高声叫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见机行事为民除害
次年九月九日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插红茱萸男的手捧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呐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一时不知所措被重阳女一剑刺死
为了防止来年再有瘟魔出现这里的百姓每年九月九日都要扶老携幼登高喊山插茱萸饮菊花酒渐渐形成风俗流传了下来
从此重阳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如一处世外桃源

此事传至京城安帝派官员前来视察见到了重阳女和玉佩安帝遂召重阳女入宫相见相拥而泣安帝当即贬黜阎氏为李娘娘敕建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
重阳女心念当地百姓仍回到重阳店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用此酿制的美酒回京孝敬父王重阳习俗也由民间传入宫中又从宫中传至四方
据说重阳公主百岁而逝当地百姓感念这段神圣性和人性合二为一敬老孝亲的故事把白云庵改名为重阳寺敬奉重阳公主并一直延续传承着这份美德与风俗

在另外的一则传说中李娘娘出现在秦末有名有姓叫李菊香并和西峡二郎坪乡的汉王城有关
汉王城,《西峡县地名志:“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汉高祖刘邦西上伐秦道经此地筑城以驻兵故名。” 明嘉靖南阳府志亦云:“汉王城在夏馆保世传汉高祖伐秦道经其地筑城以驻兵。” 
据传公元前207年春刘邦攻取南阳大获全胜正当刘邦准备沿武关道直取咸阳时队伍发生了疫情刘邦亦被感染无奈在西峡二郎坪筑城休整当地名医李天成慕名前来救助并让17岁小女李菊香精心服侍刘邦疫情解除刘邦率部继续西进李菊香也被纳为侧室陪王伴驾


在史书中李娘娘落难重阳的故事尚未找到对应的记载但无风不起浪史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惊心动魄的宫廷内斗
汉安帝阎皇后多年不育永宁元年(120汉安帝立宫人李氏所生之子刘保为太子李氏此以前被阎皇后鸩杀阎皇后怕太子即位对其不利遂与樊丰等宦官串通一气先将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定成死罪后又向汉安帝进言说刘保行为过恶不宜处太子之位汉安帝宠爱阎皇后遂废黜刘保为济阴王

延光四年(125),汉安帝携阎皇后等南下宛城忽然得病三月在返京途中死于叶县境内车中年三十二岁
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立幼儿刘懿为皇帝自己临朝摄政仅七月刘懿驾崩宦官孙程王康等十九人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刘保为帝改元永建”。
刘保即位为汉顺帝时年十一岁后诛杀阎氏党羽安思皇后阎姬亦被软禁而死


在西距重阳不远的西坪镇有一个皇后村”,《西峡县地名志释义到:“相传一皇后经此小憩地以人传”。
这位皇后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李娘娘此时身怀六甲走走歇歇但又或许又正对应了延光四年汉安帝携阎皇后南下行抵宛城这一段历史也未可知
还有女皇武则天据说曾在西峡五里桥建造行宫紫金城重阳这里还有一座武则天的观花寨那么此皇后村或许又与这位则天顺圣皇后亦有一丝关联

 


除了李娘娘落难重阳还有一种侍女逃难说”。其时间又恰好前推至汉高祖刘邦时代也和废立太子这件要事有关
汉代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记载了这样一句话:“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假儒妻”。
查阅史料这则宫廷内幕是这样的公元前195刘邦去世时皇后吕雉与刘邦生前爱妃戚夫人都想把自己的儿子推向皇位但戚夫人毕竟不敌吕雉不仅丢了自己性命宫女太监等也惨遭杀害侍女贾佩兰阴差阳错幸免于难逃出宫外在扶风一带定居生活并把宫廷中重阳节的风俗传到了民间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西京杂记也成为记载九月九重阳节风俗最早最详实的史料


在这则史实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与现代尊老敬贤有关的一个细节时高祖刘邦意欲废太子刘盈立戚夫人儿子为太子吕雉闻讯乃请教张良张良遂让太子卑词安车请来隐居在商山的四位老人一日刘邦大宴群臣太子陪侍四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气度不凡的立于太子身后
刘邦得知此就是闻名遐迩的商山四皓”,乃不解问道:“我请你们出山很久却未答应今为何到此?”,四老答曰:“陛下轻视读书人我等故不愿应召今太子贤明天下人皆愿为太子赴死。”
宴罢高祖再不提废立太子之事


无论是李娘娘落难重阳”,还是侍女逃难说”,大抵如出一辙时间都是汉朝主角都是宫廷内斗失败的女性这应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在传播为民俗的过程中不断变异演化丰富的结果和其他节日传说一样由历史到民俗在保留母本信息的基础上以一个古老的传说为载体传承着这是民俗学的标准而非历史学的标准所以具有多源性多样性
但无论是汉刘邦汉安帝还是宋这些传说又告诉我们一个信息重阳地名古已有之而重阳公主的传说也在民间千百年来流传着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的活化石

其实古称汝南的驻马店上蔡200512月就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成为全国第一个以节日文化为主题命名的文化之乡;20065上蔡重阳节民俗被列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7南阳市西峡县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南北朝梁吴均所著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蜗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从某一方面说费长房告诉桓景在重阳节所做的一系列的登高辟邪就是一场巫术活动也真实反映了最初重阳节预防灾疫祛邪辟祸的背景

这段记述也成为上蔡申报重阳之乡的直接证据

无独有偶这本续齐谐记也讲述了西峡薛礼斩魔的故事东汉时期为除去西峡鹳河瘟魔宛西青年薛礼到五垛山拜仙长尹道子为师学成之后薛礼于九月九这天带着仙长赐予的茱萸叶菊花酒和避邪咒语带领乡亲登到灌河边的高山上身插茱萸叶手端菊花酒将瘟魔斩杀
这个传说倒又和汝南桓景跟随费长房学道后回家乡为民除掉瘟魔的故事如出一辙

同是南北朝梁的宗懔编著了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大量荆楚地区的风土风物其中写道:“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饮”,留下了包括南阳在内的荆楚地区重阳民间活动的确凿记载

必须强调注意的是完整的重阳公主的传说也有次年铲除瘟魔的章节这些内容比单纯的九月九日扶老携幼登高避祸有了更为积极的意义

秋风萧瑟秋色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重阳包含着早期先民在季节变换之际对季节阳气衰减人类生存的忧思而斩杀瘟魔除灭瘟疫的行为说明了人们对瘟疫认知防病救灾能力的提高和战胜疫病的自信这也是抵御自然灾害与疫病抗衡禳解自身抵抗能力的伟大实践只是到了现代才又有了祈福增寿的主题及老人节的定位


薛礼斩魔故事还隐藏了两个重要信息并与南阳两个重要人物有关一个是五垛山的道长是尹道子其或就是古之博大真人尹喜的传人另一个反映了那个时代瘟病流行的时代背景而这个谈之色变的瘟魔或许就是张仲景辨证施治攻克的伤寒

史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造成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许多人被病魔吞噬张仲景家族也未能独善其身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走进山林寻找炮制济世治病的良药并将菊花茱萸写进了伤寒杂病论的验方制服了伤寒症这个瘟神
后人敬仰张仲景的医术医德尊其为医圣”。

另外在不同版本的传说中茱萸的出现和作用也有着细微的差别,“九月九日。。。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便是取其气味浓烈插于头上或装入香囊佩在臂上以辟邪祛秽所以其指向多为吴茱萸
在重阳本地的传说中山茱萸主要是以其鲜艳的红色来驱魔避祸以其重要的药用价值来除瘟防疫
所以这些都应是重阳节传说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细节也是讲好西峡重阳故事不可或缺的证据链和重要内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