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5.10大桥活动发言稿

(2022-05-20 10:06:26)
标签:

小学英语

分类: 区级教师培训

以生为本 提质增效

----基于核心素养的故事教学提问策略

罗岭中心学校  郑小林

故事有着鲜明的人物特色、生动的情节内容,一直是孩子们喜爱的阅读题材。Story time板块的故事情节紧密结合单元主题,是学生提升巩固单元知识的好素材。然而现价段大部分教师因为课时少、课堂时间紧等原因对Story time的教学不够重视,很多教师对故事的处理侧重让学生观看视频,跟读录音,弱化了思维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培育,课堂上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机会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问作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能引导学生于平常之处见巧妙,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

一、故事教学前的提问:合理铺垫,以问激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只有当一个人的学习欲望被激发,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从中体会到乐趣。在故事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营造浓厚的故事学习氛围。因此,导入环节问题设计原则是:发散性的问题要开放、有趣、与新知有关,又要能促使学生使用所学知识。

1.借助知识背景提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因此,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而是要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让导入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例如胡老师的这节课

老师很快的就将学生们刚刚上课涣散的状态集中到新知的学习中来,复习了以前学过,为后文的语言输出做好铺垫,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后面故事的教学充满兴趣。

2.借助人物背景提问

故事中的人物往往都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他们性格迥异、丰富有趣。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特点来导入故事教学,完善故事情境,增强故事的逻辑性。四下第四单元story time zoomzip在农场。

二、故事教学中的提问:层层深入,以问导学

1.培养预测能力,整合语言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引领。

例如胡老师在课中

通过预测与故事现实的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将故事教学引向深入。

2.探究图片信息,培养观察能力

Story time图文并茂,教师在研读故事时要用心揣摩插图用意。因为图片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这些基本信息,还往往隐藏着一些细节信息和“潜台词”。图片探究的过程正是感受故事乐趣的过程。

在教授四下unit3 story time时,故事的梗概是:远在大连的Zip生病了,Zoom去看望Zip,结果出发前关注天气时误将大理听成了大连,结果到达时因为天气寒冷也感冒了。在故事教学时,我先出示文中的第一幅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进行提问:

T: Where is Zip now?

(学生一时没有反应)

T:Is she on the sofa?

Ss: No, she isn’t.

T: Is she on the bed?

S1: Yes, she is .She is on the bed.

T: Why?

S2:有可能她生病了,She’s on the bed.

S2: It’s not time to get up.

S3: It’s cold outside.

S4: It’s rainy and cold outside.

T: Wow! You are so clever. Let’s go and have a look.(播放课文录音)

T: Now do you know?

S5: Oh, I have a cold. (这位学生将课文中一句话读出来)

TYes, you are right. Zip has a cold.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不仅引发学生的思考,激活思维的火花,还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能力,联系已有知识进行表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将语言运用于生活中。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提炼文本线索,发展逻辑能力

英语教学专家王笃勤曾指出:“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故事教学中的策略性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故事的框架体系,增强对语篇总体的把控。Story time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故事的具体内容从全局性的角度帮助学生梳理提炼故事的信息支架。这个信息支架可以是情感支架、时间支架,也可以是场景支架等。(六下第三单元story time Zoom’s dream

如胡老师在课中

三、故事教学后的提问:开放灵活,以问启思

1.故事续编,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故事的结尾往往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或发人深省,或让人会心一笑、若有所得。如果在故事教完后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意,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续编故事。故事续编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连续的语言输出情境。学生在对故事结局的思索中推理故事情节,锻炼了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启迪了智慧。

在四下Unit3 Story time教学完后,故事的结尾似乎有点仓促,不符合中国元素中的“大团圆”结尾,为了使故事更加丰富与圆满,我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续编:

TZip has a cold. Zoom has a cold, too. What will they do? Maybe they will…

S1: Go to bed.

S2: Drink some water.

S3:去医院。

TYes, maybe they will go to hospital and see a doctor.

S4: Eat some fruit.

T: Good job! You are so clever. Let’s guess: Who will take care of them? (解释take care of

S5Zoom’s parents.

S6: Zip’s parents or grandparents.

S7: Help each other.

T: Why do you think they will help each other?

S7Because they are good friends.

TYes, friends should help each other. Friends should be like Zoom and Zip.

在问题的引导下对故事续编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由低阶迈向高阶,引发他们深层次的思考;在不断深入的提问中,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情感目标也水到渠成:Friends should help each other. Friends should be like Zoom and Zip.

2.人物评价,渗透人文关怀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应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这就意味着语言教学不仅要培养学习语言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价值观。评价性问题的设置应具有人文性,引导学生全面综合地看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授三年级下Unit3 Story time时,故事梗概是Zoom Zip在认读动物卡片,Zoom吹牛说自己认识all the animals,但却不能区分monkeygorilla的故事。在教授完故事后,针对ZoomZip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做事风格,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评价:

THow do you think of Zip?

S1: She is good.

T: How do you think so?

S1:因为当Zoom能认出动物时,她都进行表扬:Yes, Right, Good.

TVery good.

S2: She is 有耐心.

TYes, she is patience. Why ?

S2: Zoom认错动物时,她认真的教他:The small one is a monkey. The big one is a gorilla.

T: You are so clever.

TWhat about Zoom?

S3: 他是个说大话的人。因为他说:I know all the animals.

T: Is that good?

S4: No.应该要谦虚,不能吹牛。

T: Well done.

T: How do you think of Zip and Zoom?

S5:They are good friends.Zoom不认识动物时,Zip没有嘲笑Zoom,而是很耐心的给他讲解:No, no. The small one is a monkey. The big one is a gorilla.好朋友之间就应该这样,不能嘲笑要帮助。

TYou are so clever. Big hands.(邀请其他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

在对人物的评价时,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深入分析,挖掘人物的品格,在比较甄别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为良好品格的培养埋下优质的种子。

3.多维思考,鼓励自由表达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思维有六种级别,其中记忆、领会和应用都属于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和创新是高阶思维。最简单的认知技能是对知识进行回忆,最复杂的认知技能是对观点做出评断。想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多设置一些分析性的提问。

四年级第二单元的Story time教学,教学内容是卡通人物Zoom在晚上整理书包,不小心被一只小猫钻进了书包,但Zoom一直都没有发觉,直到第二天上课打开书包时猫从书包中窜出来直扑向绵羊老师,以致绵羊老师受到惊吓,Zoom连忙道歉“Oh, I am sorry!401班的学生在上一学期一直都是处于上课没有精神的状态,但新学期开始后全班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接受新知的能力也有所提升,这不,我很快就将故事的新知部分教授完毕进行情感升华和拓展延伸环节。

TWhat do you know from this story?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限,现阶段在发言时我允许他们用中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S1:我们做事情时要认真,要仔细检查,尤其是整理自己的书包。

TYes, we should do everything carefully.

S2:做事不能马虎。

TYes, you are right.

S3:当发现有不一样的情况时就要及时的停下来检查。

TVery good. 故事中的Zoom可有发现什么异常呢?

S4Yes.

T: Which picture?

S5:Picture 5.

T: Can you read it?

S5:Yes.Oh, my schoolbag is so heavy.

T: Very good. If you are Zoom, what will you do?

(老师引导学生)

T: Oh, my schoolbag is so heavy. Open it and see.Lets go on.

S6:Oh, its a cat.

T:Cat,go away!(老师边做驱赶的动作边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想要让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上扎根,教师的提问不应仅仅满足于表层化的“低阶思维”,而应兼顾表层和深层,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希望课堂上能呈现更多高质量、有价值的提问,更期待这样的提问能催生出英语课堂上争奇斗艳的思维之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