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层设计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与思考——以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为依据

(2020-01-24 13:53:51)
标签:

小学英语

杂谈

分类: 我的博客日志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提出了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的核心能力。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教与学的主要内容,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等学科核心素养有着关键作用。然而很多小学英语阅读课堂还没有以“思维”作为其重要目标,因而教的是语言知识和文本内容,而没有指向用文本内容和语言理解思考和表达思想的人(葛炳芳、洪莉,2019),有的阅读课仅限于在知识技能层面打转,也有的阅读课单纯指向学习理解类的浅表信息的获取,只训练了学生查找和理解信息等方面的低阶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没有得到训练,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浅表层面(刘保卫,2019),学习深度不够,阅读效能低下。
一、分层设计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我们通常称之为布鲁姆“思维金字塔”(见图1),该理念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并在全美推行实践。布鲁姆将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识记”,主要涉及对语言信息的简单记忆,不需要对输入的信息作多大改组和加工。而后边的五个层次与“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加工知识的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心理上对知识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Anderson(2008)修订的Bloom目标分类体系揭示了对内容的不同教学阶段,具有不同认知目标,修订后的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的六个层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其中记忆、理解和应用属于低阶思维,而分析、评价和创造则属于高阶思维。

二、分层设计阅读教学的实施架构
依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的六个层次,阅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其中包含的知识、思维、技能等也必然表现为不同的认知层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对不同层次思维培育的阅读活动,创设高阶思维参与,开启由理解向运用和创新等层次拾级而上的活动路径,实现从表层意义的理解到深层内涵的领悟(高洪德,2019),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有理解思考和表达思想的独立阅读者,提升阅读效能。
为此笔者尝试参照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的六个层次,分层设计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形成了如下的阅读设计架构:
第一层次的阅读目标:了解文章主要说了什么?Whatthe text mainly says?,属是记忆与理解(remember andunderstand)层面的,主要运用低阶思维技能,预测与验证性阅读(predict andconfirm),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培养篇章意识。
第二层次的阅读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具体说了什么? Whatthe text says in detail?,主要是理解、运用与分析(understand, applyand analyze)层面的。既运用低阶思维技能,也需要运用高阶思维技能。学生依托语篇,运用阅读策略在段落情境中研读文本,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文本内容要点,探究文本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训练语言,多元发展思维。
第三层次的阅读目标: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主题意义,Whatthe text means?,联结文章与生活,What the text connects?,主要是评价和创造(evaluateand create)层面的,需要运用高阶思维技能,基于文本和已有知识,理解和表达文本主题意义,形成文化内涵理解和价值判断,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多元发展。
三、分层设计阅读教学的案例分析
本环节结合一节阅读教学课例详细说明上述阅读架构的具体实施过程。课例内容选自《21世纪英文报》中一篇文章“ SmartWinter Animals”,主要讲述了动物的过冬方式。文章在Instruction部分简要阐述了人类的过冬方式,文章主体部分具体介绍了大雁、蝴蝶、红狐狸、雪鞋兔、黑熊、松鼠六种动物的迁徙、变换皮毛、冬眠、储存食物这四种典型的过冬方式,体现了动物的“smart”。
首先教师通过视频呈现秋天室外活动的欢乐情景,带领学生齐唱改编的“两只老虎”歌曲,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在情境中接触和学习了生词fly,grow,hide;然后通过视频呈现树木草坪等秋冬季节的变换,凸显了冬天的寒冷,引发学生思考:How dopeople spend the winter? How do animals spend the winter?,并展开头脑风暴活动,激活学生关于人和动物过冬的已有认知,为全文学习做好准备。
第一层次:了解文章主要说了什么?
1.读标题和首段,对全文进行初步预测(predict)。
The topic is aboutwinter animals. The title is Smart winter animals. This passagemainly introduces how winter animals spend the winter. 
2.略读文本,验证预测(confirm)。
学生验证性略读全文,确定本课的主旨大意:How doanimals spend the winter? They have smart ways to spend the winter. 
3.深度思考:文本主题的呈现方式。
教师追问课文是如何交待主旨大意的: Howdoes the passage present the main idea?
 [评析] 第一层次阅读任务重点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主要说了什么?包括主旨大意、文章标题、主要话题等基本信息。学生首先读标题和首段对全文进行预测,继而验证性阅读全文,概括主旨大意,形成语篇意识。这个层次的任务主要对应记忆(remember)和理解(understand),但是根据阅读设计的需要,也可以恰到好处地运用高阶思维技能参与阅读。如本环节第三个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回读文章首段,运用高阶思维技能分析探讨课文主题的呈现方式,提升了思维的深刻性。
第二层次:文章具体说了什么?
1.学生浏览文本,找出文中动物,合作建构思维导图(如图2)。
Q: What animalsare in the passage?
Ss: The animals inthe passage are wild geese, butterflies, red foxes, snowshoe rabbits, blackbears and squirrels. 

2.细读文本,找出动物的过冬方式,继续完成思维导图(见图3)
Q: How do theanimals spend the winter?
Ss: Wild geese flysouth. They fly in groups. They fly a long way.
   Butterflies fly to warm places. / Red foxesgrow thick fur.

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交流文本信息。
S1: How do wildgeese spend the winter?
S2: They fly south.They fly a long way. And they fly in groups.
S1: What aboutbutterflies.
S2: They ...
...
3.按照动物的过冬方式将六种动物归为四类,并划分段落(见图4)。

4.学生探究动物过冬方式的上位概念。
引导学生探究动物过冬方式的上位概念词,即fly towarm places—migrate,grow fur—molt, sleep for 7 months—hibernate, store food—store,使小概念上升到大概念。
 [评析]第二层次阅读任务主要任务是read for details,了解文章具体说了什么?需要重点关注文本内容、思维培养和语言运用的高度融合(葛炳芳,2019)。教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概括、归纳、分析等多种思维技能开展阅读,并借助思维导图,运用阅读策略合作参与阅读活动,把握文章的结构框架和信息要点之间逻辑关联,探究上位概念词,交流获取的文本信息,既促进了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也训练了不同层次的思维技能,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三层次:主题意义是什么?与生活的联结如何?
1.分析与评价(analyzeand evaluate),探究语言要义和主题意义。
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Why are theanimals said to be smart?,分段品读文本,逐步完善思维导图(见图6),探究语言要义和主题意义,具体过程如下:
(1)教师导读Paragraph2: wild geese and butterflies段落。
指导学生品读wild geese anerflies段落,在此基础上追问Do youthink wild geese and butterflies are smart? Why do wild geese fly in groups?,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T: Do you thinkwild geese and butterflies are smart?
Ss: Yes.
T: Why are wildgeese and butterflies smart?
Ss: They flysouth. And wild geese fly in groups.
T: Why do they flysouth?
Ss: Because thesouth is warm. / Because they like bugs. Bugs are in the south in winter. / Because...
T: Why do wildgeese fly in groups?
Ss: Because theyfly a long way. / Because they can keep safe. / Because ...
(2)师生共读Paragraph3-4:redfoxes and snowshoe rabbits段落。
师生共同品读red foxes andsnowshoe rabbits段落,共同建构探究性问题:红狐狸在冬天为什么要长厚毛,雪鞋兔的皮毛为什么在夏天是棕色的,到了冬天变成白色的啦?师生围绕问题共同回顾文本、深挖文本留白处,并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另外为增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提升理解效果,授课教师请学生合作画出两种动物皮毛在夏冬的变化之处(见图5),具体过程如下:
Q1: Why do youthink red foxes and snowshoe rabbits are smart?
Ss: Because theygrow thick fur.
Q2: Why do theygrow thick fur?
Ss: Because it cankeep them warm and safe. They can keep active. So they can find food.
Q3: Why do snowshoe rabbits change the colors of fur in winter?
Ss: Because thewinter’s colour is white ....  /Because big animals are hungry, such as lions, tiger ....It can keepthem safe. 

(3)学生自读Paragraph5-7:black bears and squirrels段落。
阅读blackbears and squirrel段落,追问文本留白处,挖掘如下探究性问题:黑熊为什么要冬眠那么长时间?松鼠为什么要在不同的地方储存食物?学生围绕问题,合作品读、思考、分析段落内容,讨论、交流问题答案。
Q: Why do blackbears stay asleep for seven months?
Ss: They saveenergy.
Q: Why dosquirrels store food in different places?
Ss: Because it cankeep food safe. / Perhaps because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m to eat food.

[评析]本环节以文本标题中观点性词汇smart 作为思维的生发点,通过教师导读、师生共读,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借助思维导图,依托文本语境深度思考、深入分析动物过冬方式的smart之处,从多个维度对信息予以深度加工,追问语言要义、探究主题意义,并以审辨的思维方式对文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评价,衍生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也发展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2.联结与创新,形成价值认同(connect and create)。
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Whatcan we learn from the animals? How can we be smart?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度思考,从文本主题中获得启发,经过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下是学生代表发言:
    S1: In our daily lives, we should learn toprotect ourselves and keep safe because life is important.
S2: 团结就是力量。(Unionis strength.)
S3: 一个人走得快,一个团队走得远。(Oneperson goes fast, a team goes far.)
S4: Helping othersis helping ourselves.
S5: If we can’tchange the world, we can change ourselves.
S6: 要做个有准备的人。(Beprepared to achieve you goals.)
S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Everyonehas their own strength.)
S8: We need tohelp each other.
S9: We can learnfrom others to be smart.
[评析] 这是深层次的评价和创新层面的,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表达观点、发
展高阶思维的机会。这个层次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回顾文本内容和语言,并以此为思维导向,启发学生多角度、多维度探究故事的主题意义、挖掘文本内涵与价值,表达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或看法,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内涵理解和价值认同的迁移运用,对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现文本育人价值有重要意义。
四、启示与建议
分层设计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阅读过程,边阅读边思考,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学会阅读,学会思考,成为独立阅读者。为进一步提升阅读的效果,分层设计阅读教学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体现鲜明的层次性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中指出,认知过程维度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同样应该包含这六个层次,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解读文本,设计从理解到应用、从分析到评价和创新等有层次的阅读任务,这样的层次性任务才是按照认知层次和思维层次推进的,体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鲜明的层次性,促进阅读理解层次逐渐深入,体现难度能级的螺旋上升,思维能力也才能在有层级的阅读任务中得到应然训练。
2.把握任务分层的灵活性
本文中基于思维层次由低到高分层设计阅读教学的架构,每个任务层次对于思维培养各有侧重,第一层次阅读活动主要侧重于记忆和理解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二层次阅读活动主要指向应用和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层次阅读活动主要关注评价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各种思维层次必然会有交叉,教师要把握灵活性原则,在低思维层次的阅读任务中可以介入运用高阶思维技能,提升阅读的思维含量,高思维层次的任务中也必然包含着低阶思维技能的运用,巩固记忆、理解的效果。例如课例中第一层次的阅读任务主要运用低阶思维技能,但是根据阅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读文章首段,并引导学生运用“分析”这一思维技能探讨课文主题呈现方式的写作技巧,提升了学习的深刻性和文本理解的深度,体现了任务设计的灵活性。
3.重视能力培养的多元化
分层设计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学会有目标、有方向、有方法的思考,还应关注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其它能力素养,在阅读中以语篇为载体,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王蔷,2015),培养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品格等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学科育人价值。
结束语
教师应树立起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识,重视阅读设计,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参照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按照思维层次由低到高分层设计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设计获取文章基本信息的学习理解类阅读活动,还应以此为基础,设计指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类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从而通过有层次的思维活动和阅读活动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学科核心素养,只有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才是有效的,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挑战性,更能够深入学习,提高阅读效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