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教育的关系
(2018-02-24 19:45:44)
标签:
小学英语 |
分类: 读书笔记(一) |
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家都不读书,老师不读书,学生也不读书;或者说,老师只读教学参考书,学生只读和影视有关的书,学校里安全没有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我们要恢复教育常识,就是要重新营造自由读书的条件、环境和气氛。
如果把教育质量比作一条生命之河,那么基础教育的质量肯定是这条生命之河的开端。如果把基础教育看作那奔腾不止的源头,那么阅读素养则是这个源头的精华,形成那滔滔不绝的生命之水,并贯穿这生命之河的始终。
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民族进步,都与阅读素养有着紧密联系。它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基本要素,是孩子实现社会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奠基石。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认为,“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只有掌握了阅读的能力,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才能更自信地融入社会,满足生活、工作甚至生存的需要;只有学会了如何阅读,才能提高鉴赏能力,接受全方位的信息,满足个人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
阅读素养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国民的精神力量对于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最终的竞争力都起着关键的作用。而精神力量的获取和培养,则需要通过阅读。培养有素养的社会成员,能够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水平,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博览群书的学生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一个独特的知识体系。课内学得的阅读方法可以用于指导课外如何阅读,而课外阅读又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内不足,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阅读”不等于“阅读教学”,阅读的功能与目标不等于阅读教学的功能与目标。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知识,丰富思想,涵养情操;而借助阅读教学,学生不仅可以获得阅读所能提供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有目的地、高效地培育与提升其阅读的能力与素养。可见,阅读教学的功能与目标是多重的,但须认清阅读教学区别于一般阅读的特有任务。对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旨趣,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抓住主要矛盾,坚定阅读教学的特有功能与目标,无疑是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