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来你们也读凡尔纳!

(2017-03-24 10:45:18)
标签:

杂谈

​​

​我最早在凡尔纳吧里看到了那张地图,西经150度30分,南纬34度57分,南太平洋上的一个荒岛,形状像只被拉扯后干枯的海星,点开,放大:联合湾、富兰克林山、慈悲河、石窟、花岗石宫……看到这些地名那种说不出的急切感受,让我立刻登录孔夫子旧书网,淘了一套1979年中青社版的《神秘岛》。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214/98/2196/142820104.jpg


书快递上门时用透明玻璃纸包着,封面是那种泛黄的灰绿色,正是印象里我们厂(点击了解“我们厂”)图书馆的颜色。图书馆占据了工人俱乐部的一侧,进门有两排巨大的桌子,桌面是个缓坡,可以翻起,里面是杂志过刊,《海外星云》《新体育》《健美世界》什么的,柜台后面的书架是永远也走不完的回环走廊,蓝色的《海底两万里》,土黄的《气球上的五星期》,橙色的《太阳系历险记》,淡棕色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在这里好像都加了一层泛黄的灰绿色滤镜。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210/98/2196/142820100.jpg

上一次读儒勒·凡尔纳已经是二十多年前,就在这图书馆,但并不影响我认定他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三年前在波士顿访学,班级演讲时提起儿时好读凡尔纳,激起阿富汗同学共鸣:“原来你们也读凡尔纳!”我的反应和他一模一样:“原来你们也读凡尔纳!”他说他现在还记得小时候点着蜡烛读《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情形,后来塔利班占领喀布尔,城中娱乐几近灭绝,读凡尔纳的书就成了几乎唯一的乐趣,他和小伙伴会凑钱租书,租一次24小时,在规定时间内轮流狂读——我倒是也经历过租书的年代,但我们那儿更受欢迎的是金庸古龙梁羽生。

后来做了点儿功课,才知道阿富汗新闻业之父Mahmud Tarzi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译介凡尔纳小说,籍此传播西方科学与现代理念。我没有找到凡尔纳小说在非西方国家被接受状况的比较研究,但比Mahmud Tarzi小8岁的梁启超和小16岁的鲁迅也都翻译过凡尔纳,目的亦大致相同。且看鲁迅为《月界旅行》(也就是《从地球到月球》)所作译者序:“我国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智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我跟阿富汗同学说,多有趣的平行宇宙。

1957年凡尔纳选集最早在新中国出版时,我们厂还有一年才会成立。当时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黄伊在资料室读到,一个叫儒勒·维恩(JULES VERNE)的人写的科幻小说,是全世界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著作之一,用54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For a New China’是我们那个时代青年的心愿……我在给领导的报告上说,如能有计划出版这位法国科幻小说家的选集,可以大开青年的眼界,鼓励青年学科学,用科学,展开幻想的翅膀,一代青年将为之受益。”黄伊在回忆录《编辑的故事》里写。他当年28岁,促成了选集的出版,而他在惊险小说组的法语翻译同事李震羽则为JULES VERNE确定了中译名:儒勒·凡尔纳。据说这套译本的定位是,初中程度的学生能够阅读。托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朋友,我看到了《神秘岛》的档案,里面有非常详细的修改意见,其中一处是,“‘……我们不能等闲视之。’ 等闲视之四字不合乎口语的要求,改成‘我们不能小看他们’似乎更好一些。”

点击此处,阅读原文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