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果再给一次选择的机会,我绝对不会生小孩。
我这么糟糕的父亲,实在不配拥有孩子这么宝贵的东西。可是,我为什么有孩子?很简单:老婆逼的。她知道我不想要;做决定那晚,郑重其事地和我谈:“如果你真的不要,我也就不要了,我们一辈子都不要了……”说完,就开始哭泣,像关不上的水龙头。然后我说,“好吧,要吧!”
可我心里一直觉得,繁衍人类的重任,应该和其他所有技术活一样,被交给专业人士去做,交给那些甘愿献身于人类未来的活雷锋们。我这样的人渣,就该人死基因灭,魂散孽缘消,怎么能来祸害祖国的下一代呢?
http://img1.gtimg.com/cul/pics/hv1/30/18/2190/142409370.jpg
可是人生就是这样充满黑不啦叽的玩笑:最想要的,一个没有;最不想要的,说来就来。
没娃之前,在她的爱情阳光下,我活得像个倦懒的宠物,分不清依恋还是控制,却心甘情愿交出自由。有娃之后,我在家中地位一落千丈,一夜回到解放前。回头看看,才明白当时自己不过是头种猪,被主人慢慢养肥而已。女人实在是一种为生殖而进化出的动物。没产崽之前,千方百计、千娇百媚地要把精液弄到手;之后,男人就是一个用过的安全套,一堆熬过数浇的药渣子了,可以被倒在阴沟里了。
从此,娃儿就成了宇宙中心,带娃儿就是宇宙真理。除小孩之外,你俩再难找到共同话题;爱慕烟消云散,亲密遥遥无期。她一脚踏入了折叠空间;从“亲密爱人”模式,开挂进入了“无敌虎妈”模式。
每当看到她起早贪黑,颠沛流离地辅导小孩钢琴、语文、网球、游泳……我总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她满身灰尘的后影,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睡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渐渐明白:女性天生是投资专家,尤其是在道德上的投资。我国女性,为家庭的每一份付出,都会衍生出一种道德资本。有研究者发现,中国女性的自杀,往往不是出于西方式的“内疚”或“羞愧”,多是出于“报复”。潜台词就是:我为家庭的牺牲,我对你的身心投入,如果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我就死给你看,让你一辈子内疚,让领导同事、三姑六婆、街坊邻居用口水把你淹死。所以中国农村女性自杀率特高;而且在古代自尽还喜欢穿红衣裳,增加变成厉鬼回来报复的杀伤点数。这种杀敌两百,自损一千的斗争方式,常令外人费解。其实没有自杀的,也遵循同样的投资原理:每一分付出,都要化为家庭中雄厚的权威资本,不可挑战的话语权,造成夫妻关系微妙又显著的变化。“你!别看电视了,去烧饭!”“别瘫在那儿看书了,去倒垃圾!”
我非常理解带娃的辛劳。劳累让人情绪低落甚至崩溃。重压之下,脾气难好。只是,如此沉重的道德投资,渐渐成了你的道德负债,很快又利滚利成了高利贷;年深日久,无望偿还;最后变得比“裸贷”还更让人不堪——因为结婚结到了这个份上,你的裸体也根本没有人要看了。
我渐渐发现,最有效的反击,是运用你对手的逻辑,攻击她不可能反抗的阵地。“我没法烧饭,我在网上研究孩子生病的医学问题呢!”“你不能买这么贵的相机,钱要留着给孩子上辅导班呢!”你绝不能说自己要什么,得说一切为了娃儿,为了娃儿的一切。生育后的新型夫妻关系中,只有子女的福利和需求,才是最大的政治正确。你像一个猥琐的小动物,在全球气候巨变中,为了生存努力适应新环境。
渐渐的,夫妻关系就从爱慕、亲密的恋人,成了政治家们所说的“竞争性战略伙伴关系”;成了有结构性利益冲突的同事关系:既勾心斗角,明枪暗箭,又真诚、务实地合作着。公司气氛有时很糟糕:员工们一有机会,就相互指摘:“你咋这么矬这么懒?老犯错,还不认错,我替你做了这么多,你又欠了我这么多!你这不干事的人,给我闭嘴!”但是,即使吵得飞沙走石、日月无光,这两个中国合伙人,也没法分道扬镳——因为,有娃的婚姻,是一间你永远不能离职的公司。